【专项规划】烟台世回尧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发展规划

日期:2024-08-25     

字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我校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快校内教师人才梯队建设,积蓄后备力量,培养骨干教师,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烟台世回尧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时期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要目标,严格落实“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个要”、“教育家精神”等新时代好教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构建“按需分层、阶梯提升”的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体系,设立新锐探道-新秀悟道-骨干成道-优才论道四级教师培养阶梯,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二、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龄5年以下教师10名,教龄10至20年教师6名,教龄20年以上教师17名(其中高级职称11人),5年后青年教师群体将成为主力军,他们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积极奋进,但教学和教育实践经验不足。

三、培养对象

在职专业技术教师

四、领导小组

组  长:鞠  燕

副组长:李  红(分管专业能力、教科研培训)

宫本良(分管师德师风、安全应急能力培训)

苑如波(分管并负责班主任培训

组  员:隋  霞(具体负责组织师德师风培训)

        李晓娜(具体负责组织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刘清华(具体负责组织教科研和信息化培训)

高  娟(具体负责组织心理健康培训)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专题培训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评估,保证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研读学习材料,带头学,做好表率;并要重视档案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切实保证培训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五、培养目标及措施

(一)新锐探道(教龄1-3年新教师)

1、培养目标

新教师经过3年的培养期,基本能承担班主任工作和初中学段的教学工作,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特色而受学生欢迎,能积极参加校、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竞赛并获奖。

2、培养措施

探行阶段(第1年):通过入职培训、教学实习、师徒结对等方式,培养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融入学校,实现角色转换、职业规范、文化认同。

探标阶段(第2年):通过教师立标、教学对标、基本功达标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能力。

探美阶段(第3年):通过同课异构、优课比赛、基本功大赛、交流培训等措施,引导青年教师熟练基本功、反思与沉淀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向美的方向发展,达到合格教师标准。

具体措施:

(1)从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开展新教师培训,建立培训课程,明确教师职责,强调培训任务。

(2)通过青蓝工程,实行“师徒结对”的双导师帮扶培训方式:由有经验、资历深的骨干教师和班主任担任导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对青年教师作具体的“传、帮、带”的指导。

(3)开展青年教师读书工程,组织新教师参加中华文化涵养工程。

(4)组织青年教师上好入门课、达标课、提升课,同时开展听、评课活动。

(5)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常规业务检查,规范教学活动。

(6)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课比赛,提升课堂教学基本功。

(7)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载青年教师成长足迹。

(二)新秀悟道(教龄4-6年教师)

1、培养目标

系统学习教育教学法律法规,进一步锤炼师德,培养高尚人格。熟悉教育督导各项指,熟练运用教育教学技能,具备独立处理班务和课堂的能力,打造有效课堂,积极参加科教研活动,积累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取得初步成效。

2、培养措施

悟德阶段(第4年):通过系统学习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教育家精神、最美教师事迹、警示教育等活动,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做一个有品位、有修养、师德高尚的教师,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

悟勤阶段(第5年):通过勤写教学反思、教育案例、读书感悟等活动将勤落实到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上,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悟新阶段(第6年):通过数字素养提升活动、探索跨学科实践等活动,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主动求变,创新发展,提升教科研能力和数字素养。

具体措施:

(1)学校尽可能多地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组织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案例编写、数字素养大赛与培训等活动,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在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方面取得成效。

(2)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学习最美教师事迹、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学习、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锻造品格,锤炼师德,提升个人修养。

(3)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拓宽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4)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家庭教育讲座以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提升教师职业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5)举办学科专业能力测试和中考命题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加强针对新课标、教材、中考命题方向的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的提升。

(6)借助十中教育集团的资源,组织青年教师线上线下参与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读书分享、开题报告等活动,提升教科研水平。

(7)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区级教坛新秀评选。

(三)骨干成道(教龄7-20年教师)

1、培养目标

深钻教育教学理论,熟练掌握德育工作要领,智慧型管理班级,课堂内敢于创新和实践新式教学法,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大胆承担科教研任务,提出创造性教育教学观点,教学成绩显著。

2、培养措施

成熟之道(7-13年):通过教研活动、创课比赛、教育叙事、课题研究等活动,形成自己成熟的教学风格。

成才之道(14-20年):通过课题申报与研究、数字化学习与应用等方式,能积极研究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具体措施:

(1)支持教师通过自学方式提升专业素养、数字素养以及获取跨学科知识。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区级及以上的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促进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科研水平。

(2)骨干教师主动承担校级以上交流课、公开课,致力于打造至少一节创新课或精品课。 

(3)积极参与青蓝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学相长。

(4)鼓励教师主动开展教改(教研)课题研究攻关,有相关论文发表。

(四)优才论道(教龄20年以上教师)

1、培养目标

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凭借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传授给其他阶段的教师,成为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和指导者。

2、培养措施

论业之道(20-25年):通过参与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形成本专业成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并积极传授给其他阶段的教师,教学效果显著。

论术之道(25年-退休):通过教学研究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指导实践,发表一定的学术成果。

(1)主动参与校内晒课,经验交流、读书交流等活动。

(2)对取得学科带头人及以上称号的教师进行高层次培养,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各种学术交流或讲座活动,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学术层次和知名度。

(3)支持学科带头人争取市级以上教改教科研课题,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并为课题组开展活动提供一切方便。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并在指导期满后使其进入骨干教师或培养人选行列。

(5)积极推荐优秀者参加芝罘名师、名班主任评选。

六、保障及激励措施

1.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培养过程、成果和表现。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总结交流,进行考核评估,了解教师的培养效果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3.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资源和发展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

4.对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同时,应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会,鼓励教师在专业上不断发展和进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