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关于溺水错误急救的知识点汇总

日期:2024-08-21     

字号:

  每年暑期是发生溺水事件最多时期,由于天气炎热,正值三伏天,很多人选择室内游泳或者湖、河、海中进行游玩,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各地频发的溺亡悲剧。往往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鲜活的生命就离开了人世。今天小编准备一篇关于溺水错误急救知识分享给各位老铁。

何为溺水溺水概念:人体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反射性的引起喉痉挛以致窒息和缺氧,称之为溺水。

溺水发生的机制:溺水通常分为海水溺水和淡水溺水两种类型。

(1)共同的发病机制

急性窒息,产生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引起组织水肿和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脑水肿引发的颅内高压,进一步发展为脑疝甚至死亡;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2)特殊的发病机制

①淡水溺水时,大量低渗性的水,经肺毛细血管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血液稀释,低渗水进入红细胞,使其肿胀、破裂,发生溶血,肌红蛋白和钾离子大量释放出,造成高钾血症和血红蛋白血症;同时,稀释引起钠、钙离子浓度下降,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淡水进入血液,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引发心力衰竭。缺氧、溶血也可损害肾功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②海水溺水时,高渗性液体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壁吸出血液中水分和蛋白质,造成急性肺水肿;血液中钠、钙离子浓度因血液浓缩而成倍增加,电解质紊乱,引发组织细胞脱水;血钾离子浓度变化不大,一般不发生心室颤动。

溺水的临床表现

1、轻度:精神紧张,频繁咳嗽,但神志清楚,血压可有轻度升高。

2、中度(落水时间1-2分钟)头痛、视物模糊、剧烈咳嗽、胸闷及胸痛、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呼吸表浅、缓慢、不规则,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

3、重度(落水时间3-4分钟)昏迷或抽搐,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冷水淹溺者可有低温综合症。

神志改变明显,有昏睡、昏迷、抽搐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偶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胀,四肢厥冷,有时伴有头、颈部损伤。

溺水急救错误的知识点

01溺水后为何不能选择控水?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灾害儿科学学组2021年版《儿童溺水的防治方案专家共识》,溺水是因淹没 / 浸入在液体中造成呼吸受阻的过程。溺水对人体脏器的损害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由于控水会影响恢复通气的及时性,故已不被推荐。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控水)是无效的;而控水有导致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使患者出现窒息,从而加重患者病情风险。

02溺水后心肺复苏顺序:A-B-C还是C-A-B呢?溺水的心肺复苏流程有别于常规心肺复苏流程CAB,也就是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溺水最严重的后果是低氧血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 4-6 分钟。溺水者被救出后,应对呼叫无反应且无呼吸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复苏顺序是 A-B-C ,即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03会游泳的人就不用发生溺水?惨痛的溺水事故往往是由疏忽大意造成的,俗话说“打死犟嘴的 淹死会水的!”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这个误区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不做好准备、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则极易发生溺水事故。水下的水草、淤泥、漩涡等,均可能会导致溺水事故。此外,游泳过程中的疲劳、抽筋等,也可能让人陷入危险境地。

04溺水后应该大声呼救?溺水的发生往往是悄然无声的。溺水发生后的紧张感会导致溺水者不能大声呼救,尤其是儿童,大声呼救反而更容易呛水。有的儿童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他可能已经意识模糊。对于溺水者来说,溺水发生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头部上仰,保持呼吸。

05溺水不超过1小时就可以得救?长时间的溺水会造成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脑部缺氧,严重的甚至发生脑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就发生永久性伤害;心脏骤停10分钟,就出现脑死亡了。

06水浅的地方不会发生溺水?有句古话“盆底子的水都能淹死人”,这话其实一点不假!人之所以能被水淹死,其实主要是水堵住了口鼻,导致不能正常呼吸!孩童误落“浅水”中,自己没有能力自救,这种事件多发在家里,如孩子栽进浴缸、水桶里溺亡!

07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手拉手救人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人链”救人的死亡率极高,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人链”的平衡,反而会让更多人落水,导致群死事件发生。因此,不管当时的情况多么危急,施救者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溺水救援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很难救援成功,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更不应盲目救助溺水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