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一至五年级每班的音乐课、美术课每周2课时。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美术教师12名、音乐教师13名,兼职2人。
三、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经过探索,逐步形成了学生、教师、后勤保障艺术教育“三方三级”管理网络,学生方:主管副校长-艺体办-年级组—班级;教师方: 主管副校长-艺体办-教研组;后勤保障方:主管副校长—总务处—艺术教育器材室。三方三线既协调配合,又各负其责,定期教研、组织检查、实地指导,有序运行,有效地保证了艺术教育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制度,助推各项工作落实。为加强对全校艺术教育的规范管理,学校先后制定了《龙口市实验小学艺术教育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班级管理量化办法》《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学生社团活动实施方案》《音体美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制度、各功能室管理人员职责和管理办法。每项制度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艺术活动的全面开展。艺体办、年级组定期检查音美课教学工作,重过程管理和落实,把音美课堂教学效果纳入教学环节考核。
四、艺术教育投入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本学年投入经费一万余元购入/建设艺术教育,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有音乐教室5个,舞蹈室3个,美术室2个,其他4个。
五、课外艺术活动
校园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每年三月,是学校古典诗词暨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月,在这个月中,学校到处诗声朗朗,诗韵悠悠,学生诵经典,唱经典,以级部为单位举行比赛,全员参与,诗词的种子、美的旋律,经过五年的浸润,学生变得儒雅有礼。每年10月份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合唱节,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并通过班级合唱比赛活动,发掘校园歌唱人才,充实到校级合唱社团中,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
本学年,学校音乐方面开设了朗诵社团、小合唱社团、大合唱社团、舞蹈社团、京剧社团,古琴社团,民乐社团,为开展高端社团,我校于2023年11月斥资开设了专业的管乐社团。美术方面开设了版画社团、书法社团、剪纸社团、中国画社团、面塑社团、童趣画坊社团。这些社团有的特别小众,有的专业性很强,我们采用了本校艺术教师为主,有艺术专长的家长志愿者为辅的办学方式。这些社团的设置与开发,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育得到和谐的发展。学校要求各社团定期扩充招募成员、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展示活动成果、定期进行评价考核。现每个社团已初步成形并有活动成果。并在7月份进行学校年度社团展示活动。这次展示,不仅是对各社团一年来辛勤付出的总结,更是社团成员们才艺与激情的绽放。活动邀请各班家委代表以及各社团成员家长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校塑造富有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校园小环境,艺术大舞台”,艺术可以让人有无限的创作力。利用校园景观、公共场所等规划、打造“向真、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用极富人文情怀的文化艺术氛围感染学生、滋养学生,激发对艺术的热爱及灵感。
七、 重点项目推进
我校美术工作坊《童心童印》版画工作坊荣获烟台一等奖。在龙口市第22届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学校参赛节目集体舞《奇狮妙想》、大合唱《献给一架旧钢琴》《摸鱼儿》、班级合唱《忆江南》《月光圆舞曲》、小合唱《崖上的波妞》、民乐小合奏《长安行》全部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管乐大合奏《米老鼠进行曲》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大合唱、群舞、班级合唱被推荐至烟台艺术展演,其中大合唱获得了一等奖,班级合唱获得二等奖,群舞获得三等奖。美术工作坊《黄河同梦》获得龙口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获艺术节比赛优秀组织奖。
八、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制度
对参加校内外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龙口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