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士|双相情感障碍

日期:2024-08-13     

字号:

⒈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首先是一种精神疾病,既不同于情绪反应,也不同于性格特征。它的发生、发展和好转往往和外界环境因素没有直接的关联;它的程度往往超出了正常情绪反应和性格特征的范畴;它的持续时间比情绪反应更长,但又不像性格特征自幼形成且持续终生;如果不进行治疗,它很难自行缓解;它会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甚至危害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它就像是一种“心理感冒”,即使缓解了,还有可能反复发作。

双相障碍主要表现为有的时候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自命不凡,精神百倍,不知疲倦;而有的时候又郁郁寡欢,愁眉苦脸,自怨自艾,少言懒动,悲观无助,消极厌世。两组症状常交替出现或同时出现。

2.双相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许多疾病有其独特的医学原因,治疗也具有针对性。比如如果您患有糖尿病,可以使用胰岛素;如果您患了阑尾炎,可直接进行手术。但是双相障碍非常复杂,它不仅仅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的结果或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目前医学上认为抑郁症可能是由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您选择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等因素就很可能使您更易于发生双相障碍(但即使有了这些危险因素也不意味着一定发生)。

3.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表现

从非专业角度来看,主要会出现以下表现:

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从专业角度来说,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⑴抑郁发作

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⑵躁狂发作

①心境高涨 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②思维奔逸 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③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④躯体症状 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

⑤其他症状 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⑶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