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龙矿学校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8-01     

字号: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新学年我们将合理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开展工作,例如考察探究 、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我校计划在2023-2024学年将劳动教育作为重点课程,让这些劳动价值体系认真正落到实处,龙矿学校结合办学理念:“自强躬行 行笃知明”,认真学习研究意见精神。


一、学校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为课程实施中做好保障工作

2017年学校成立独立劳动教育办公室(学校有任职红头文件),有专职综合实践、劳动教育任课教师各一名,办公室领导负责实施和督导工作,成立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辅导员团队,选拔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工作,组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小组,整体优化课程设置,保证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顺利开展。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实施,再到成果总结,全过程都需要做好活动计划、方案,及时将劳动教育过程进行总结、宣传。

龙矿学校初中部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王声建     副组长:霍富明

组员:  刘俊君 王善善  潘德平  王尊辉 孙晓庆 王妍

二、组织教师学习劳动教育基本理念

1.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3.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4.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

三、学习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总体目标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1、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2、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3、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安排:

兼顾学校实际情况,开齐开足综合实践课程,扎实开展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1)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2)定期开展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以及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性劳动,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

(3)适当体验包括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学习相关技术,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五、校内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的开发与建设

校内劳动教育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校园、班级、卫生区保洁劳动,学校按照年级划分大的负责区域,再每个班级安排值日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劳动,为校园的环境整洁出一份力。

(二)2023年9月开发800平米的土地作为劳动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取名为“欢乐农场”,将学校打造成花园式、田园式学校。向学校申请投资建设美化蔬菜、花卉种植基地,学校大门两侧围墙下种植蔷薇花,教学楼前种植芍药,美化校园的同时提升学校的人文品质、彰显学校特色。专人设计整个劳动实践基地有田园劳动的氛围,将陶艺作品展示与农场园艺相结合,营造基地的艺术性和文化特色。购买种植、浇灌、防晒等生产劳动工具。将农场耕地按照年级班级进行划分,制作木牌标注班级,制作内容简介标识牌,介绍学习、研究内容。目前以初一年级六个班学生为主,每个班级值日生负责管理自己的菜园。可以种植蔬菜、花卉。聘请菜农现场指导,按计划分阶段学习除草、翻地、整地、起垄做田畦,施肥浇水、捉虫打药、管理、收获等知识与技能。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上好劳动课,拍照记录活动过程,每个参与活动的同学要完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表格内容、记录每次活动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及心得体会。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监督并将表格收齐交给辅导员。

(三)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室和劳动教育教室,面积均为90平米。开展陶艺劳动教育并展示劳动教育教学成果。我校长期开展陶艺教学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今后将继续运用陶艺校本教材,通过社团活动开展丰富的陶艺劳动技术教育,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内涵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建设人文底蕴大综合的陶艺教学之路。把陶艺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陶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不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劳动教室展示劳动教育成果,同时展示各类获奖证书,展示活动开展的过程和成果和科技小发明等手工作品。主要用途是向学生和家长展示龙矿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果,有外来领导或嘉宾参观或者大型展示活动可以现场表演学生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如陶艺、剪纸、布贴画等。展厅门口可以展示陶艺作品装饰外墙,这个计划以后慢慢充实。

开展劳动教育陶艺教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办公楼、初中教学楼大厅、班级门口制作陶艺文化墙,展示陶艺作品,例如展示校训、传统文化、班级口号等校园文化,用泥板的形式制作,综合体现书法、篆刻艺术的魅力,搭配载种绿色植物的花器挂饰,使整个班级充满艺术特色和生机与活力,展现龙矿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此举将成为龙口市乃至烟台市的校园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的亮点。

(四)、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完成劳动课安全公约。

(五)、结合活动配档表,按计划有序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有专门教师负责宣传报道,绩效工资量化考核适当加分。通过现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积极宣传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的先进事迹。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实时结合团委的活动开展综合实践、劳动教育主题展板、手抄报、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展,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龙口市龙矿学校劳动教育办公室

2023年8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