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1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7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六年级至九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基地:学校操场西北端实践基地,主要进行蔬菜瓜果的种植、除草、灌溉等。
校外基地位于龙口市三水果源家庭农场,面积近100亩。
3.经费投入情况。由劳动实践教师提供各类种源。
4.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各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5.学校实施方案。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北马中学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北马中学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德江
副组长:王贵军 于永盛
成 员:教导处、团委和全体班主任
2.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团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
3.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其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1)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2)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
2023年9月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提供照片等)。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劳动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我劳动、我快乐”为活动主题,结合劳动节大力营造劳动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以劳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通过活动大力弘扬广大劳动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高尚品质,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活动主题。 以“我劳动、我快乐”为主题开展“我们的节日——劳动节”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文化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当代劳模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激发我校全体师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工作热情。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广大学生能明白劳动节的来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劳动意识,知道劳动的艰辛、懂得尊重、爱惜劳动成果。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能较主动的投入到劳动的队伍中,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活动内容。
1.举办系列活动(4月26日至5月9日),各班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刊出一期我劳动,我快乐”主题黑板报;开设“我劳动,我快乐”宣传栏目,热情歌颂我市各行业劳动者为建设美丽龙口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2.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热潮。
3.组织学生观看劳模事迹报告。通过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感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通过身边的感人故事,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4.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进一步将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校园各项活动推向深入。
5.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发动广大师生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6.利用放假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在家人的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拖地、做饭做菜、洗碗洗衣、买菜购物、整理房间等。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家务劳动,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父母的辛劳,培养感恩之情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五、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启动活动,发出号召,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的重要性。
组长:王德江 副组长:王贵军 于永盛
组员:教导处、团委、各级部主任、班主任
2.充分利用团委会、学生会的阵地作用(团队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比赛等),开展富有教育,卓有成效、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7.劳动清单。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劳动清单
学段 | 劳动 主题 | 教育目标 | 劳动内容 | 考核 标准 | 评价 方式 | 技能 比拼 |
六年级 | 生活技能 | 增强劳动意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 会整理、清洁自己的房间,分类摆放书籍、衣物。 | 定期打扫房间,分类整理自己的物品; 能帮助家人清洗净衣物; |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 厨艺比拼 工艺品制作展示 活动展示汇报 |
学会衣物清洗要领,能熟练掌握洗衣服技能。 | ||||||
技艺创新 | 塑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 会一项手工技能,比如剪刻纸艺作品等。 | 能制作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 | |||
精神传承 | 学习劳模精神,初步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 了解本地区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传递榜样力量 | 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并践行于生活中; 能关心照顾家人,做父母的小帮手。 | |||
尊老爱幼,帮助父母照顾弟妹、孝敬老人。 | ||||||
志愿服务 |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 参加敬老爱老或助残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 |||
七年级 | 生活技能 | 完善生活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 会拆换被套、枕套。根据衣物的颜色、质地进行分类清洗。 | 能分类清洗衣物; 能独立做出1-2道菜,饭菜口味适宜。 |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 内务大比拼 废旧材料再创造 活动展示汇报 |
学会简单的炒菜、煮汤等烹饪技能。掌握常见食材清洗和处理方法。 | ||||||
技艺创新 | 培养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 会利用生活废旧品制作收纳盒。 | 能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能使用; | |||
精神传承 |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 会为家人收拾外出的行李,包括证件、衣物、生活用品、常见药品等。 | 能合理分类收纳外出行李; 会使用工具维修家具,定期维护家中物品,做父母的好帮手。 | |||
会用锤子、螺丝刀等工具,对桌椅进行简单维修。 | ||||||
志愿服务 |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 参加敬老爱老或助残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 ||||
八年级 | 生活技能 | 完善生活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 学会基本的急救措施。会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 | 掌握煎、炸烹饪技能。 |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 急救演练 厨艺比拼 工艺品制作展示 活动展示汇报 |
学会简单的炒菜、煮汤等烹饪技能。掌握常见食材清洗和处理方法。 | ||||||
技艺创新 | 培养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 自行设计制作桌面小摆件,文具收纳盒 | 能制作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 | |||
精神传承 |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 管理家庭一周的开支。 | 能清楚记录家庭日常开销,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尊重、孝敬长辈,热情待客。 | |||
协助父母接待家中客人,客人走后主动打扫卫生。 | ||||||
志愿服务 |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 将家中不用衣物、书籍,清洁整理后放置集中回收点。 | 能分类整理衣物书籍,帮助他人。 | |||
九年级 | 生活技能 | 完善生活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承担一定家务劳动。 | 了解每日所需营养,学会烹饪技能,并能独立完成一餐。 | A.发放《家务劳动任务单》,家长检查并给与星级评价。 B.对学生创新类劳动作品、志愿活动汇报给出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活动成长档案,做为评选优秀学生依据。 | 厨艺比拼 作品设计展 活动展示汇报 | |
学会煎、炸烹饪技能。会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 | ||||||
技艺创新 | 培养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 学会用自己的创意想法设计、装饰家庭生活空间,让生活更舒适,空间安排更合理。 | 有自己的想法并把它实现,美化家庭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舒适度。 | |||
精神传承 |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 积极参与农业种植、采摘、加工等活动,体验生活不易。 | 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并践行于生活中; 能关心照顾家人,做父母的小帮手。 | |||
志愿服务 | 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服务 | 进行一次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零售业等劳动体验。 | 了解各种职业特点,做好职业规划。 |
8.教学设计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垃圾分类回收》
课题:垃圾分类回收 课型:劳动、实践 课时;1
授课年级:初一 教学时间:2023.10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并能为社区设计方案,推动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龙口做贡献。
2.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垃圾分类是什么,懂得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垃圾。
2.难点:为社区设计方案,推动垃圾分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龙口优美整洁的景色视频资料
(观看视频)
感受龙口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垃圾也是资源可是,我们的城市中还是会在有些地方出现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只要我们合理地处理垃圾,我们还是可以避免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的。
出示:天安门观礼台上的地毯图片及数据资料
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前提: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要把垃圾分类处理,方便处理垃圾自备购物袋,厨房下脚料积肥种菜,物品回收利用。
猜想国旗红地毯的原料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科技创新科技强国做贡献。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废品回收变废为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好习惯。
认识垃圾分类
提问:
1.我们将垃圾分几类?
2. 分别是什么?
四类: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
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
播放志愿者调查视频:《龙口海滩垃圾清理》
合作探究:
活动主题:垃圾分类的标准
活动要求:
1.根据视频和垃圾分类知识单,试着总结垃圾分类的标准。
2.每位同学积极表达,一人记录。
3.时间2分钟。
总结:垃圾分类小窍门
学以致用:
帮生活垃圾找到“家”,明确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总结垃圾分类标准并交流每个小组都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践行垃圾分类的好行为,争做垃圾分类的好公民。一些写有不同类型的垃圾名称的卡片,让学生贴在相应的垃圾桶图片上(小组合作并设计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好点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设计能力)。
四、活动主题: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活动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为学校出谋划策,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校园。
2.友情提示:宣传的方式可以用绘画、表演、创意设计等形式,主题要突出。
3.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展示的时候确定小组合作并设计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好点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设计能力。找好发言人,展示各组的作品。
五、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做贡献、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9.成长档案。
10.学校成果展。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