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莱阳市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08     

字号:

莱阳市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2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6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2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年级每班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学校开发校内劳动基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校外基地面积约10亩。

校内开辟“多彩植物园”劳动基地。结合我校平房的优势,种植月季和各种树木植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并在月季花盛开季节,组织学生进行花艺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开设“梨缘实践工作坊”。我校结合地域特点,围绕“梨润文化”创立“梨缘”衍纸社团,致力于探索、研究、创作与“梨润文化”相融合的作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校外开辟“梨缘耕育农场”劳动基地。以班级为单位将田地命名,如:蔬乐园、农夫菜园、丰收园等。在田园地头,同学们了解农业基本常识,师生抡起锄头,深翻土地,播种浇水,田间管理,收获成果,享受浸润汗水和智慧的劳动过程。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3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建设、种植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设置劳动教育活动课程旨在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劳动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该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为了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遵循初中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劳动教育活动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劳动教育课程编排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等。

4、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5、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爱好、兴趣和需要所选择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劳动教育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与发现,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养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4、养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6、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直接感受,积累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树立劳动观念,形成相关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活动课程管理

成立学校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置、协调、管理、评价劳动教育活动工作。专设劳动教育活动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劳动教育活动实施工作。

1.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董超校长

成员:王玉生、于雪

2.劳动教育活动实施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周学林、王竹梅、王新艳

组员:宫凤、梁洪昌、王松青、徐岩、高君、董颖、邹美珍、宁芳艳

职责如下: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每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3)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四、劳动教育活动实施

1.课程安排

劳动教育的形式可多样化,学生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或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校内劳动教育

(1)9月份利用开学之际,对学生进行军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整。军训的目的是通过训练,学会吃苦,能够自立,遇到困难、挫折和考验能勇于拼搏挑战,超越自我,学会道理,学会做人。

(2)初一学生刚踏入新的学校,对初一学生进行学校特色课程(腰鼓)的学习与训练。

(3)10月份,根据到西陶漳实践基地观察梨的外形,结合学校特色课程陶艺坊,制作陶艺梨树和梨的作品。

(4)4月份,通过学生到实践基地西陶漳观察梨树、梨花的外形和结构,结合学校特色课程衍纸的学习,制作衍纸梨花和梨树的作品。

(5)5月份,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实现综合化育人价值,指导学生在教室前的花坛里,观察花坛里各种植物和动物,并清理花坛里的杂草,修剪植物。锻炼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

(二)校外劳动教育

(1)10月上旬,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照旺庄是莱阳梨的故乡和发源地,带领一个级部的学生到莱阳梨实验基地(西陶漳村梨园)进行实地学习,学习梨文化,并对莱阳梨的形状做各种角度的观察。

(2)11月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学校为学生进行研学实践活动。研学实践做到主题向上、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体验深刻,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与核心能力等的培育有机融入其中。

(3)4月份,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西陶漳观察梨树、梨花的外形和结构,结合花的结构知识,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2.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课由学校组织,一般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每个小组不少于6人,同时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1)活动前的相关培训与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要求、学习要求、活动方案的设计、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的一般步骤等。同时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开放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2)选择活动内容与制定活动计划。每项劳动教育活动,先选择活动内容,并根据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经审查后再进行实施。

(3)活动的实施。各社会实践小组围绕选择的活动内容,按照活动计划认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服从实践单位的管理和领导;二是服从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小组内搞好协作;四是认真作好活动记录。

(4)参与交流。当一项活动圆满结束后,各小组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报告或提交实践作品。

3.展示评价

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根据小组成果报告和个人的活动小结,进行评定,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展评劳动教育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主要是师生共同衡量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展评小结,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劳动教育教室及基地

1、校内劳动教育活动教室和场地

(1)陶艺坊

设备:拉坯机、转盘、陶泥、泥塑工具套盒、窑

每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作品的结构,确定作品的设计思路,然后进行个人创作和集体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衍纸坊

一个班级学生的衍纸工具,衍纸的有关知识,学生活动过程和作品的照片。

在创作前,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观察后,在衍纸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个人进行创作,然后再集体进行合作,每个小组最后呈现出不同的作品。

(3)校内有植物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劳动的基地

学校配备了用于学生劳动的锯子、锤子,修剪花草的大、小剪刀,还有粉刷树木的小桶和刷子。观察植物和小动物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4)操场

学校传统文化腰鼓的活动在操场上进行,学校配备了400面腰鼓,两个级部的同学可以同时进行;并制作了专用的服装190套,在一些节日里可以进行展演,即能让学校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能增加学生的演出经验,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2、校外劳动教育活动基地

(1)西陶漳梨园。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基地。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照旺庄中学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 2024年“莱阳市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劳动教育周”活动。

一、活动主题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二、活动宗旨

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广泛宣传劳动的价值,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服务劳动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涵养劳动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

2024年5月

四、活动内容

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建立劳动教育机制,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1.劳动教育之教学篇

活动形式:班会课

主讲人:班主任

活动内容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上一节劳动教育课。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2.劳动教育之实践篇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1)每位学生每天至少完成自己所在年级段“中小学生各年级劳动项目”列表中的 2 项内容,多者不限。

(2)每天结束家务劳动后,学生要主动向父母汇报完成的情况与心得体会,家长耐心听取并应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及时反馈。

(3)每位学生要以每周填写一张“家务劳动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进行活动记录,每周要进行自我小结,家长要对孩子一周的家务劳动情况进行积极客观的评价,形成良好互动。

3.劳动教育之文化篇

(1)劳动诗词朗诵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学生可选取中外劳动诗词名篇,进行线上朗诵、班级或年级内分享。

(2)劳动歌曲大家唱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唱劳动歌曲活动

(3)“我身边的劳动者”社会调研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以身边的劳动者——父母亲或其他亲人为对象,调研了解其职业和劳动情况,感悟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劳动要素、劳动价值、劳动精神。以调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呈现。

(4)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敬劳模”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利用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敬劳模”教育活动,可通过征文、绘画、摄影的方式向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致敬。及时将自己的文章、绘画或摄影作品分享给大家。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详细策划。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活动月的组织开展,全面规划活动月各项工作,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方案。

2. 各学校要把每类活动形式,有效合理布置,让学生轻松有趣参与其中,并收获知识,锻炼能力。

3. 要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认真研判劳动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安全教育。

4.做好宣传,及时总结。积累相关经验与材料,加大宣传力度,边活动边总结,及时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做好宣传,并将活动设计美篇、上传劳动教育群。

六、领导小组和组织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领导小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业务指导。

2.级部主任参与各年级劳动教育活动,及时总结、表彰开展活动优秀的年级,以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引领和指导工作。

七、劳动清单

照旺庄中学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自己刷鞋

3.整理衣橱,保持个人衣着整洁

4.每月洗一次枕巾、床单

5.每月整理一次厨房调味品

6.每月完成一次洗衣、晾晒、收纳

7.做一周家庭记账员

8.每月独立为家人做一次三菜一汤一饭的正餐

9.每月清理一次洗手间

二、学校劳动

10.合作完成班级值周及卫生区的清扫任务

11.认领一种绿植,坚持日常养护管理

12.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13.每学期至少参与 1 次餐厅帮厨

14.每学期体验一次图书管理、校内文明岗等岗位工作

三、社会劳动

15.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16.进行一次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职业体验

八、教学设计

葱的种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葱的种植方法。

2、让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要每天参与劳动,体会劳动原艰辛。

3、种植时还要明白一亩园十亩田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种葱的一般方法,知道不能太深、也不例外能太浅。

2、教学难点:葱的撒种种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葱的种子、塑料种植盆、小铲子、水壶、水、泥土。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上次的不同分工从老师那里领到种子或用具。

四、教学安排:

在教室里上10分钟,实践操作30分钟。

课时安排:3课时(包括观察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各小组结合,讨论种植方法

1)事前分好的小组结合在一起,讨论分到的东西的种植方法

2)结合课前的采访及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2、各小组派代表,说出种植的方法及步骤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2)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指正

3)教师也作小结。农艺师告诉我们各种作物的种植办法。用课件播放农艺师的嘱托。

3、各组选出操作代表,去亲自种植。

1)由于泥土较湿润,面积不大,亲自动手的可选代表操作,也可轮番操作。

2)注意事项: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4、看完农艺师指导的视频后,各小组去种植。

1)学校在种植方面的老师进行指导。

2)不能参与种植的同学一旁观看,可提出意见和建议。

5、在教师指导下,浇水或洒水。

1)葱浇透

2)撒种子后用喷壶洒水(均匀细)

3)点种子的先在坑里浇足水,点上种,回填土,不宜过深的。

6、回教室休息。(洗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