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闲置国有资产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烟台市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改革,把国有资产管理摆在与财政资金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解放思想、勇于革新,在更深层次、更大程度、更广领域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面摸清了市级各类国有资产家底,建成了全省首个、全国领先的实景化、智能化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从陆域到海域、从地上到地下、从有形到无形、从机关到企业资产数据的全覆盖,推动国有资产由零散管理、随意租借逐渐步入到统一招租、股权投资、集团运作的良性轨道。广州、武汉、包头、天津等城市专程来我市考察学习,在全国、全省创出了品牌、树立了标杆。
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基本情况
(一)强化制度引领,实现规范管理。2018年以来,烟台市坚持夯实监管基础,持续深入改革,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继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有力推动了盘活闲置资产。在市级层面,2018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及发改委主任任副组长,共 13 个部门在内的“烟台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对市级国有资产运营予以总体指导协调。
(二)创新运营模式,实现五个统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家底不清、范围不明、处置随意、市场化配置率低、有偿使用收益少等问题,在全国首创以统一范围为基础、统一平台为支撑、统一管理为主体、统一运营为核心、统一收支为保障的“五统一”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新模式;坚持系统理念,首次将各类自然资源、市政公共资源以及依附于市政设施、旅游资源的特许经营权、冠名权等无形资产纳入国有资产运营范围,有效拓展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涵和深度,实现“大资产、大配置、大效益”;坚持创新赋能,研究开发了烟台市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动态展示政府各类资源资产的总量、分布、构成以及变动情况,首次实现国有资产地图定位查询、全景展示。
(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享调剂。2012年,探索建立政府公物仓制度;2018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办法》,为全省政府公物仓的建设使用提供了良好范例;2020年底,启用占地面积约950平米的政府公物仓新址,依托“市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公物仓资产“一物一码”;同时,建成全省首个虚拟公物仓,对不动产、无形资产等不适宜纳入实物公物仓管理的资产,集中管理、共享共用。近年来,累计为招商专班、文明城市创建专班等74个市级专班保障资产3556件次,节约财政资金816万元。
(四)坚持资本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坚持市场思维,2019年12月,组建成立原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以下简称“市资本集团”),将分散在各部门的260万平方米低效闲置经营性房产土地、71户国有企业股权归集到市资本集团,统一管理运营。坚持信用增进,2018年,向蓝天集团子公司市城投公司注入直管房产2426套,评估价值100余亿元,推动企业信用评级提升至AA+,新增市场发债金额30亿元;陆续划入部分直管公房、闲置房产等,评估增加企业资产规模1.26亿元。坚持精准发力,2022年,向市轨道集团划转停车场4处,年收费约193万元;划转快速路建设形成的砂石资源1宗,评估价值2000余万元,更好发挥资产经济价值。
(五)积极面向市场,实现统筹盘活。依托划转资产,通过厘清底数、盘活存量、引入变量、做多增量,激活闲置资产潜能,围绕人才招引、新市民安居、城市生活服务等方面,改造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平方米、宏福园等人才公寓170余套,提升资产租赁市场竞争优势。支持烟台市城市资产运营公司获得AA+市场信用评级,以资产为杠杆撬动140亿元,新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扩建、奇山医院扩建、中医院幸福新院、八角湾国际医院等7个医疗项目,新增资产面积123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
二、闲置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资产产权不明晰,影响盘活方式和效率。在划转的房产土地中,无证或两证不全房产土地面积占比超过60%,且大部分土地证为划拨用地。由于很多房屋建成年代久远,缺少相应的房屋规划建设、竣工验收、财务结算手续等资料,产权瑕疵多,权证补办十分困难。虽然一些房产土地地理位置优越,但是由于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市场估值比较低,在资产整体划转、开展市场融资的过程中价值难以体现。对于这种情况,我市成立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专班,召集市自规局、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无法突破现有问题框架,找到合理合法合规的解决办法。
(二)资产划转税费高昂,阻碍资产有效盘活利用。从我市工作实践来看,划转到国有企业的行政事业单位闲置以及经营性房产土地,其产权变更中需缴纳的税费是阻碍市场价值发挥的最大问题。以原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为例,划转至集团的房产土地面积260万㎡,评估价值125亿元,而涉及的划转双方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及补缴的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计高达28.6亿元。资产盘活划转过程中涉及的税费问题,是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市曾多次在调研汇报中向上级反映,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解决路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三)历史遗留问题复杂,资产划转进度慢。目前划转到企业的各类资产划转推进缓慢,缺乏强有力措施,影响企业升级发展。目前仍有部分房产土地未完成划转接收,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需要房产土地的租赁收入解决人员经费保障等问题,原产权单位对资金返还方式心存顾虑,还有部分房产土地存在人员上访、关系处置等问题,需要原产权单位解决后完成资产划转接收工作。同时,纳入划转的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分散在30余个部门、100多家单位,涉及资产使用主体众多且管理分散。
三、进一步加强闲置资产利用的工作打算
根据您提出的工作建议,结合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盘活工作措施,将在以下四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协调部门单位加快资产移交进度。积极协调资产接收企业梳理核实划转堵点难点,分析未移交资产的关键问题所在,建立资产划转台账。召开资产划转专题座谈会,协调资产划出单位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定资产相关收入处理原则和人员经费保障渠道,将产权清晰、不存在纠纷的资产进行彻底划转。
(二)督促企业加快盘活资产。会同国资管理部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盘活利用,优化调整国有资本结构布局,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益。鼓励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通过业务重组、吸收合并等方式,整合内部低效资产,实现配置优化,提高资产利用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企业持有的存量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老旧厂房、设备、土地、文化体育场馆,以及开办的酒店、餐饮等闲置资产,通过划转、对外出售、租赁、转让、招商合作、技术改造以及发行基础设施 REITS 等多种方式,实现资产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向上争取税费优惠政策。积极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持续加大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制定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或闲置低效资产划转同级国有全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契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划转双方各项税费,不断降低国有资产盘活的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存量资产盘活效益。
(四)支持资产盘活增强化债能力。在全面清查闲置资源资产的基础上,合理合规处置盘活闲置资产,创新推动资产资源整合重组,壮大企业资产规模,提升资本撬动能力,变资源 为资本。支持利用整治土地、经营及闲置性行政事业房产、融资平台公司房产等资产资源,制定完善风险化解方案,推动资源资产变现,增加可用财力,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
(五)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做好相关服务,为资产盘活利用创造良好条件。指导部门单位及市管企业采取委托运营、直接租赁等形式,探索与社会资本的深入合作,在支持养老产业做大做强、与国际500强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市民消费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提升社会效益和国有资产利用效率。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