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龙口市红旗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2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1.课程开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包含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等等。
2.基地建立情况。
学校为每个班级购买小型移动花箱,分列在学校围墙边,各个班级自己决定种植种类,从播种到收获,老师组织,学生参与,同时选出最优秀的五个班级放到学校大门一侧。在龙口市动物园内有一处校外劳动基地,占地约0.5公顷。
3.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1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各个方面。
4.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至五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5.学校实施方案。
一二年级以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为主,三四五年级在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劳动,并根据情况开展劳动周、劳动技能大赛、劳动实践、社团活动等,真正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
6.劳动周方案。
学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结合劳动清单,开展了劳动周活动。
7.劳动清单
跟随“双减”政策的步伐,学校制定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劳动清单”,指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学生每天的作业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就是进行家务劳动,低年级是自己穿衣服、叠衣服、系鞋带、整理内务等,中高年级是剪指甲、叠被子、学做菜、包饺子、整理衣柜等,同时学校鼓励同学利用假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1月定为劳动月,劳动月里对劳动清单里的任务,以竞赛的形式进行验收。5月,我校低年级进行了叠衣服和系鞋带比赛,中高年级进行了叠被子大赛。
附:红旗小学低年级(1-2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2.每天自己洗脸、刷牙。
3.自己洗脚,学会自己洗澡。
4.自己系鞋带、系红领巾。
5.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
6.用餐时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
7.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
7.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8.会洗水果。
9.在家能垃圾分类。
10.学习折衣服、裤子、袜子等。
二、学校劳动
1.学会擦黑板、抹桌椅、开关门窗。
2.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3.每周一次使用简单工具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4.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5.每月整理一次班级图书角。
6.每学期参加学校的劳动周活动。
红旗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2.自己剪指甲,自己洗头、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3.饭前餐桌整理,饭后收拾、擦桌子、洗碗筷。
4.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物1-2次,学会晾晒。
5.会折衣服、裤子、袜子等,能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6.坚持每周帮家人洗一次碗。
7.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8.每月为家人做1—2次营养早餐。
9.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10.每周清扫一次班级卫生。
11.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12.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13.会用洗衣机洗衣服。
二、学校劳动
1.每学期合作完成至少一次板报更新。
2.每月参加一次校园志愿活动。
3.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4.每学期参加学校的劳动周活动。
三、社会实践活动
1.每学期参加一次研学活动
2.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
8.教学设计
学校根据劳动清单,每年会议劳动大赛的形式进行成果展评,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的比赛项目。
第三届种植大赛活动总结:
劳动课上各中队选定了种植品种,课后同学们积极准备和自制劳动工具,通过网络查询或者询问家长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并把种子的成长过程梳理成手抄报。老师带领学生到各班级种植园里种上了植物,低年级种了长寿花、月季花、蔷薇花、康乃馨、向日葵、君子兰……高年级则种了小番茄、葱、生菜、水萝卜、紫苏、小油菜……小小种植箱,是种子发芽的地方,更是孩子们梦想萌芽的地方。
活动开展以来,班级“花仙子”、“小小园艺师”、“种植达人”等陆续竞争上岗。他们定期履行为栽种的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职责。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培育,学生们和植物一起成长,体验了从播种、减苗、修剪、开花、结果的过程。
学校成立了“种植评价团”,成员有老师和学生,对各中队的种植园定期评价和反馈。最终评选出了八个“优秀种植园”,获奖的中队分别是:(一)2中队,(二)3中队、(二)4中队、(三)2中队、(四)1中队、(四)2中队、(四)3中队、(四)4中队。
龙口市红旗小学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