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中大德美学校
2023—2024学年度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依据省、市教育要求和区教育局计划工作要求。“立德树人、质量引领”紧扣学校三大文化发展的目标,以“为善乐学”的办学理念为宗旨,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创新,全力打造高效和谐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造就一支政治过硬的队伍,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主要做法
2022年上半年,全体教职员工不忘教育使命,牢记服务宗旨,各部门精诚团结,疫情防控有力落实,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工作特色亮点频频,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成效成果可圈可点。
1、狠抓质量攻坚,强化执行力,提升学校质量文化。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学习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道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性教育、警示教育。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助推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开展班子成员督学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扎实做好调研、服务。
2、继续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纪律。
3、深化“精细化”学校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章程,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4、实施学习型教师计划,进一步强基固本,有效促进各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梯队发展,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走“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之路。教科室制定科学的教师学习培训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成长,构建学习型和专业型教师队伍。
(二)立德树人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贯彻“为善乐学”的办学理念,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提升学校的“内涵文化”。
1.抓实德育常规管理,逐步优化育人环境。通过开展“知善·明学、崇善·会学、为善·乐学”系列活动,军旅夏令营等活动,抓好基础行为规范教育,认真扎实地落实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文明校园。凸现教师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的成长目标,打造班级文化。制订班级公约,建立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3、继续完善实行班级量化评比和学生德育考核。
4.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及时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事故隐患。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食品卫生、疾病预防等工作,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度、应急预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外出集体活动报批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有效利用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辅导老师,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能够早发现、早沟通,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生与生活。
6.抓好家校联系工作不放松,构建德育工作大网络。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定期家校联系制度,开展家访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制定针对性教育措施。
7、打造过硬的德育队伍,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完善“班主任考核办法”,以转变理念为立足点,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大级班级管理的交流、研讨,促进班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深入进行德育科研活动,加强德育名师队伍建设。
(三)狠抓质量,强化执行力,提升学校的“质量文化”
1、加强过程管理、细节管理,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效率,贯彻落实“教学五认真”,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切实化解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优化课程设置,加快薄弱学科提升,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3.抓好毕业班工作,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科备课组为建设重点,形成“集体作战”意识,以导学案为统一,构建高效课堂,研究中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学生,注重整体进步;研究班级,采用双督学,强化毕业班管理。
4、加强教研组建设。要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作法,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团队,提高组内教师业务水平。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与课后作业,形成合力,促进课堂效率提升。
5、进一步拓展校本课程。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6、加大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进一步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大录播室、电脑房、多媒体设备、数字化实验室的使用率,技能,充分发挥功能,加强微课制作。
(四)拓展阳光体育项目,精心打造品牌
实施艺体涵养工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精心打造阳光体育项目,以“三位一体”项目为抓手,发挥优势,进一步做优、做精,做出特色,做出影响,打造品牌。逐步开发足球、篆刻、花样跳绳等新的项目。校园足球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做强。加大经费、人员投入,形成学校特色。打造特色教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服务为先,开源节流,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1、经常检查维修水电等基础设施,做好应急抢修工作。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防范工作,确保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规范操作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强化门卫职责,做好安保工作。
3、完善校产管理制度,加强师生勤俭节约、爱护公物教育。所有物品、设备、设施采购均实行申报制、借支制,要合理利用,最大限度提高校产、校具的使用价值。
4、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资金运用有计划,坚持先申报后审批制度。加大财务监督力度,坚持财务公开制度,杜绝一切乱收费现象。
(六)工会等其他方面工作
做好工会工作,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健全工会各项制度,保障教师法定福利。发挥校务公开领导小组以及各工作小组的作用,完善各项措施,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关心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进健康,活跃身心,激发集体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关心退休老教师和病退教职工,积极谋利益、办实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