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年来,龙口第一中学东校面对全市人民对高质量高中教育的期盼,在优质生源缺失、办学困难重重的局面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靶向高考”的办学宗旨,大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不断塑造向心力、挖潜创造力、赋能软实力、激发战斗力、提升续航力,通过“五力”并发,凝聚共识,铸魂育人,学校风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一、 党的建设情况
学校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党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做好把脉巡诊,抓好“五大融合”,厘清党建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五大融合点,把学校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团队向心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是党建融通学校管理。学校党总支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制定学校管理清单和工作推进闭环机制,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二是党建融进教学改革。聚焦教学任务,召开党组织领导下的教学会议,研究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学教改革行动,制订具体推进措施,扎实推进学教改革。三是党建融聚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积极弘扬进取、担当、实干精神,带动了全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在师德建设中的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了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动力。四是党建融入德育工作。学校党总支探索创新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党建文化宣传栏,让党建基因植根校园,实现全环境育人。五是党建融合志愿帮扶。学校党总支不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和困难救助工作,以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行动为载体,精心开展特殊家庭、特殊心理、特殊体质学生排查工作,安排党员教师“一对一”帮扶特殊群体学生,搭建学生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化帮扶机制,把党的温暖送到学生、家长的心坎中。学校被烟台市委组织部、烟台市教育工委授予烟台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教学党支部被烟台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五星级党支部”,被龙口市委教育工委授予“红旗党支部”荣誉称号。同时,3人获评红旗党务工作者,3人获评红旗教师称号,学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 履行职责情况
一方面,全方位构建人本化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突出“情感+制度”的管理文化。同时,坚持综合、多元、科学评价原则,以“团队合作、捆绑评价”为主要形式,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另一方面,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人的发展上,重点推动“阳光师德”、“名师培养”两项工程。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入手,通过压“担子”、搭“梯子”、给“位子”,引领教师在实现自身价值中生成一种对职业的不懈追求,形成了“见贤思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这种以价值引领为原则的人性化管理,打造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推动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创新创优情况
一年来学校先后制定并出台了《龙口一中东校备课教研活动实施方案》《龙口一中东校高效课堂授课模式实施方案》《龙口一中东校有关教师平时拟题规定》等三套教学教研实施方案,并接续落实,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一方面,按照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部署,在积极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之上,着力打磨“6+1”激情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开展“高效课堂”学科大教研和九大学科示范课展示活动。另一方面,在教研上落实“三备两研”制度。“三备两研”即: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在三备的基础上开展两次教研,教研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认真雕琢,有统一的规范化要求,有可控的操作流程,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课堂教学改革,在2024年高考中结出了硕果。我校应届普通类考生703人(数据不含艺体生)。在拔尖优生群体缺失的情况下,双一流高校达标率再创新高,600分以上23人,达到双一流大学录取标准;580分以上43人,达到211大学录取标准。特殊类型招生线(一本521分)在中考基数155人的基础上,高考达到190人,增长35人,中考基数保持率123%。普通类一段线(本科444分)在中考基数395人的基础上,高考达到455人,增长60人,中考基数保持率115%。艺体类考生39人,达到普通类一段线18人。优异成绩的取得再次证明我校“三助七环”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彰显了高考备考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 基础管理情况
坚持学生“常规考核”,营造良好校风校纪。制定提升课后学习效能公约,从自习课,早自习、早读、大课间、午休前、晚自习等细节抓起,强化重点时间段和重点环节学生管理,通过校级和中层干部值班巡察、班主任看班,任课教师值班,加强教学巡视,凝心聚力,创造拼搏进取的良好学习氛围。
坚持精致管理,重点落实三项工作方案。根据市县两级高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龙口市中小学三项重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管,提高教学管理效益。2023年9月和10月,学校分别组织了龙口一中东校规范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月系列活动,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有效提升了教学规范和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坚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一生一策。做好“信息化赋能”,发挥大数据精准指导,建立年级、团队、任课教师的一生一策档案。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分层分类教学,结合高考招生政策,加强分层分类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为每名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化支持。
坚持订制服务,系统开展培优补弱工程。认真调查研究学生发展现状,整合年级资源,系统实施培优补弱工程,针对年级特优生、边际生,以及学科竞赛、艺体特长等有标志性成果的学生,开展订制化教学服务和课程支持。每周安排优生补弱计划,先由学生自定补弱时间、内容,提前预约教师答疑解惑,分析试卷。采取分散加集中辅导的方式,在对优生知识查漏补缺。班主任加强靠班,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温暖感。
坚持高质量导向,向细节要效益。根据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树立问题导向,关注学科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思路、完善培养方案;优化学习资料的选编,开展日常面批面改,提升限时训练、日常作业的有效性;推进错题本、笔记本检查与反馈,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资料的归类整理,细处着眼,培养学生优秀学习习惯,提升教学效益。
五、 社会满意度情况
在充分利用微信群、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家校沟通的基础上,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委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全方位展示学校的课堂教学、课间操、纪律、卫生、餐厅就餐等常规。同时,学校加强了与初中学段沟通交流,先后邀请诸由中学、七甲中学师生来校参与研学活动。6月中旬,学校先后赴生源范围内初中学校开展宣讲活动,6月下旬开始组织了为期15天的核心素养提升新生特训营,7月初组织了准高一新生入校研学体验活动,我校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一致认可和家长的高度赞誉。
同时,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继续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全力改善育人环境。在校园建设上,2023年暑假完成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门窗更换工作和外墙施工工作;2024年暑假完成宿舍楼卫生间改造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更换学生宿舍铁床工程等。校园系列改造提升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学校育人环境,最大限度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提升了学校发展续航力。
六、 学校特色亮点
东校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注重党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做好把脉巡诊,抓好“五融五促”,实现“和心聚力”。把学校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积极营造“和心聚力”的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关怀相融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师资队伍,立德树人,靶向高考,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攀升,实现跨越发展。
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学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了《龙口一中东校教育教学发展提升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为十年内打造具有独特品质内涵、深厚文化底蕴、知名度较高的烟台一流名校接续奋斗。目标确立后,我们将始终坚持“传承创新、开放包容、和衷共济、砥砺奋进”的学校发展价值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秉承“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办学理念,依托百年校史,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全力打造校园“和”文化。将“情感+制度”、“传承+创新”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发展愿景、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校园建设之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学校重塑多元综合的考核制度和科学量化的评价标准。以“团队合作、捆绑评价、过程关注”为主要形式,不断完善评先树优、绩效考核方案,倡导“薪随岗变、绩优酬高”的管理理念。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刚柔并济,实现对教师的正面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约束。充分展现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激励全体东校人成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团队贡献者,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龙口第一中学东校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