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工作总结
教育工作需要有教育热情,需要团结协作、抱团发展,这一学年,学校工作的主基调就是和谐高效发展,对标年初制订的学校计划,一年来,学校在多项工作中取得进步,现将各项规划、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构建和谐氛围,助力团队发展
“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和谐高效、有战斗力的团队是推动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攻坚力量,因此,学校着重建设了两支队伍,有效的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经校委会一致通过,选拔领导成员必须是一线的教师骨干,并且对教育工作有热情,能起到示范作用。已是领导干部的,要与教师比业绩,与教师比品格,教学工作挑重担,教学研讨作标兵;管理学生走在前,服务教师用真心。形成榜样型的领导集体,潜移默化中使学校风气更正、更浓。
(二)强化学习研讨,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多数教师跨学段、跨级部、跨学科任教,学校教研活动采取了学科教研和级部教研相结合形式,重点开展级部教研活动,校长会尽力参加每个级部的质量分析会,引导广大教师确立“善导乐教、铭责有为”的教风,共同分析学情、明确每个阶段奋斗目标。让老师们认同教学成绩差是可耻的,是误人子弟的。学校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学生、家长最喜欢的老师”的评选活动,为成绩优异教师及教师父母颁发荣誉证书和感谢信以增强教师荣辱感,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明确,切实提升质量
(一)民主研讨确定考核方案,教师目标更加明确
学校因人事调动频繁,考核方案的修改要么处于搁置、要么处于未研讨、公示阶段,对于教师反馈的一些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对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带来影响,因而,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考核细则进一步修订完善,主要结合局里的课时量计算办法,突出教学成绩占比和重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多方着力,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一是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实施“一带一”工程,学校出面给年轻教师在八家联考学校外找优秀教师帮带。工作三年内和新改科的中青年教师先学习再备课再进课堂,协助教师快速成长为熟练教师。二是借助校际交流、乡村教师提高培训工程、与教研员多沟通等方式,借鉴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三是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教中学、学中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研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中考试题及教研部门的试题分析,帮助教师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层级,明确学科的主干知识,明确复习的重点,做好各学段的衔接。四是开展了“人人达标课”评选活动。完善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方案和标准,充分发挥优质课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出各学科优秀课程资源和优秀教师。实行校长推门听课制度,并严格按照听课,评课、互动式研讨的教学流程参与活动,相互学习成绩,查找不足,共同提升。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员发展。1.坚持“抓优补偏”及“中心开花”的教学策略。引导班级、教师制定具体的抓优补偏措施,责任到人,根据教材内容,在目标、途径、方法、评价上采取不同措施,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让优秀生学深、学透,边际生学饱、学牢,让后进生学会、学准,决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争取全面提高。2.定期召开班级质量分析会。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优生、边际生,任课教师要包人,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制定相应措施,使其均衡发展。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每科教师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三、时时关爱师生,师生平安成长
(一)关爱激励教师,队伍凝聚力增强
“关心关爱教职工、学生”一直是学校领导层为教师、学生办实事的指导理念。学校组织了多次文体活动、关爱活动,如乒乓球比赛、包水饺聚餐、拔河比赛、节日庆祝活动、慰问困难师生、为困难学生争取社会关爱、为优秀学生发放奖励、为优秀教师发放证书、解决年轻教师实际困难等,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师生关心与关爱。学校为大家着想,大家为学校着急,各项工作都有人主动担当。
(二)学生平安成长,充满人文关怀
一是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相关安全工作预案,切实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二是强化管理措施。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了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三是强化安全排查。定期对学校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建立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机制。四是关注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室,一个教师包保3至5个留守儿童,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积极给予帮助;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师定期家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一些孤僻的儿童多发言、多锻炼,使其融入集体,校园生活更精彩。
一学年来,学校成绩斐然,通过教师粉笔字的日常不断练习,教师的书写基本功得到迅速提升;通过对优质课的意义正向引导,学校多位教师获得烟台市级优质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么提升;在初四升学方面,尽管面临很多困难,老师们还是呈现出了最好的成绩;在体育方面,学校依然保持了体育传统强校的声誉,次次在比赛中获奖;在劳动教育方面,依托学校内的劳动基地和学校外的劳动基地开展了有益的活动。学校还成功组织了研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2024年,学校将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努力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让师生持续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乐于为学校做出奉献,使校园更加和谐而富有活力,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