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第一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4-07-20     

字号:

龙口第一中学东校秉承百年老校优良传统,不断求实创新,现有50个教学班,2470名在校学生,255名教职员工。在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靶向高考”的办学宗旨,以滚石上山、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不断塑造向心力、挖潜创造力、赋能软实力、激发战斗力、提升续航力,通过“五力”并发,凝聚共识,铸魂育人,学校风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一、教学工作情况

1.健全备考研究机制,动态精准质量分析。自学生入学起,历次统考后,学校都会组织召开了校长专题办公会、年级教师考试质量分析会、班组合教导会、班主任会议、学科组长会议、学生会等,加强与教研部门的沟通,强化备考研究,精准质量分析,动态调整备考策略。

2.细化阶段性工作部署,推进落实工作进度。一方面,细化年级、学年、学期及各学科月度工作计划,并制定工作配档表,挂图作战,细化落实。另一方面,针对生源情况,学校制定了《优生三年一体化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思路、策略。

3.加强团结协作,促进教学相长。大力推行“捆绑评价”,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一日一研,一课一研,坚持“五实”、“六统一”。即目标实、责任实、复习实、教研实、检测实,统一进度、教研、备课、上课、作业、检测,步调一致,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深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三助七环”激情高效课堂,深入开展同做高考题、教学大比武、日常大教研等各项活动,在教研上落实“三备两研”制度,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高考备考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5.学生自定补弱方案,师生齐心赢高考。每周安排学生课后补弱计划,先由学生自定补弱时间、内容,提前预约教师答疑解惑,分析试卷。既能解决学生问题,又不耽误上课时间,目前来看效果较好,受到学生欢迎。同时,对优生采取分散加集中辅导的方式,在知识查漏补缺的同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通过开展成人礼、百日誓师、端午节送祝福等活动调动学生情绪,提升学习战斗力,阳光备考,冲刺巅峰。

6.学生包干到人,导师暖心陪伴。班主任积极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开展针对班级学情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包保班会,同时召集部分优生同学一起参加,点对点,人对人,听学生对自己的学情分析,听任课老师针对学生特点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提升优生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找好与优生谈话的时机、方法、频次以及深浅。让每一科老师的谈话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从多个侧面去调查、了解,累积素材,然后找准机会,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

二、不足与差距分析

1.对照差距找不足,学习经验促提升。2024年高考,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与优秀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近年来我校各学科年青教师比重上升,青年教师进取心强,具有创新精神,但教学经验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备考经验、水平尚显不足,若干学科成绩优势不明显。因此,立足于自身队伍培养,坚持校内以老带新加校外学习培养相结合,尽快提升青年教师个人综合能力。

2.“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究不足。个别学科对新高考命题的趋势及学情的研究不足。教学备考倾向于以往旧的经验和教师个人的主观感受,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深化实施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3.培优补差落实欠缺精准,能力转化不足。备考复习中习题创新性不足,要求我们在在复习备考中继续深化精选精练,开拓创新;对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包括对评分标准、答题技巧和规范的指导落实不力;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方面有待加强;培优补差欠缺精准,部分临界生以一分之差与上线失之交臂,这些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4.学科成绩不均衡,弥补短板刻不容缓。从高考成绩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短板学科问题在数学学科上与顶尖高手存在较大差距,其他同学也不同程度上存在弱势学科,如何弥补学生弱科,提升学科信心,实现高分突破将是我们近期重点研究的课题。

5.受招生政策影响,学生整体基础偏弱。近年来,龙口第一中学东校受招生政策影响,学生入口质量普遍不高。本届高三在2021年中考录取中由于招生政策的原因前60名录取到龙口一中,龙口市前100名仅5人。特别是明年(2025届)高三,学生生源质量是近年来比较差的一届,龙口市前140名由于招生政策录取到了其他学校,这也给我们新一年的高三备考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必须更加努力。

6.软硬件亟需加强,办学条件有待完善。目前学校教师的配备相对不足,每年退休人数较多,新教师补充不足且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备考质量的提高和工作的安排。作为一所老校区,目前学校的教室、宿舍、操场等硬件设施相对比较陈旧。2021年以来,学校申请资金,下大力气逐步对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等开展提升改造工程。但相对而言办学条件仍有差距,或多或少对备考质量有所影响。

三、下步工作目标及措施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先期制定了“三年提升计划”,力争三年内向烟台市县域排名第一方阵靠拢。2025年高考,一本、本科中考保持率均要达到130%。优生培养方面,立足生源,深挖潜能,组建高三优生团队,量身定制培养措施,对接强基,力争名校突破。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1.加强团队建设,强化责任意识。遴选出专业功底深厚、事业心强,勤于钻研的骨干教师承担高三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及时把握教学进程,督促工作落实。加强教师考勤管理,增加时间投入。班主任在工作中坚持严字当头,勤字开路,制定好班级目标。

2.科学把控一轮复习备考方向。组织新老高三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分析上届高考特别是一轮复习备考的得失成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状况,群策群力,研究制订一轮复习策略,挂图作战,为新高三工作的顺利实施把控方向,提供保证。

3.加强真题研究,严把试题关。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好真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找共性、找趋势、找变化、找新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试题筛选,严把试题关,避免学生陷入无效题海之中。加强与各兄弟学校的联系,畅通高考信息传递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4.强化尖子生和边际生培养。实行师生包帮制度,落实盯人战术,要求教师经常与对子学生交流、谈心,协助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导优辅差。帮助优生做好目标定位,精心辅导,挖掘潜能,提高上限。加强边际生的学法指导,树立信心,激发内驱力,加强薄弱学科的帮辅助推工作。

5.开展家校沟通,加强服务保障。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委会活动等,鼓励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保持家校一致性,保证言谈举止的正能量。引导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交流,杜绝负面影响。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供舒适优良的备考环境,及时疏导学生压力。

龙口第一中学东校

2024年7月2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