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5月21日
参加人员:于海霞、王天鹰、于洁、綦成丽等语文组全体成员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基于情境创设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
中心发言人:于海霞
一、 活动讨论
1、真实情境是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基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并引发问题、产生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与构建情境?
2、优质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创设优质问题?
3、在教学中,我们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路径和方法有哪些?
二、 活动总结
我们深入分析了语文大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了多个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情境。这些情境既涵盖了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又注重了情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我们选取了与情境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信息输入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语文知识。在情境创设下,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我们采用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我们注重对学习评价的改革和创新。在情境创设下,我们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表现。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活动成果
经过深度讨论和交流,我们对初中基于情境创设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达成了一致见解。通过本次探究活动,我们成功地将情境创设应用于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实现了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总结活动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们发现,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情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贴合。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情境创设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时间:2024年4月18日
参加人员:刘新花、李园园、申晶、崔悦、荆慧敏等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基于“思维对话”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中心发言人:刘新花
一、活动讨论
1.真实情境是开展思维对话的起点,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并引发问题的产生和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与构建真实情境?
2.优质问题是开展思维对话的核心,它能够引领学生的深度思考和讨论,助推思维成长。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优质问题?
3.真正将学生引向完整生活、系统思维、本质理解,我们还要在思维对话的实施路径方面突破旧观念、寻求新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开展有效思维对话的路径和方法有哪些?
二、活动总结
在基于“思维对话”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中,我们意识到从聚焦学生“表现力”到关注学生“思维力”,引导学生在深度思考和对话中形成独立、负责任的判断和决策,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理论。探究发现,真实情境的选择、优质问题的设计、有效对话的路径是开展有效思维对话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就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开辟从学知识、技能到学思维策略的进阶路径。其中一条重要的进阶路径就是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特性创设开放探究的主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及适当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开展有效思维对话感受知识生成,激发思维能力,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应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三、 活动成果
经过深度讨论和交流,我们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选择真实情境、如何设计优质问题如何进行有效对话达成了一致见解。真实情境要链接学生生活,让思维有温度,要链接国家发展,让思维有深度,要链接社会实践,让思维有广度;优质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要坚持角色叩问,呈现真实想法,要坚持连环追问,激发深度思考,要坚持正反设问,培养批判思维;有效对话的方法与路径有坚持师友互助,走向深度学习,坚持成果展示,强调思维产出,坚持有效反馈,重视教学评价等。
“最好的参与是思维参与,最好的对话是思维对话”,思维对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真实情境的选择、优质问题的设计、有效对话的路径是思维对话成败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思维对话的教学方法,提升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时间:2024年6月5日
参加人员:董其静、王爱丽、吕晖、徐洁、李红楠等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研讨
中心发言人:董其静
一、 活动讨论
1、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一致性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如何更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评价任务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通过评价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如何确保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致?
二、 活动总结
在基于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研讨中,我们意识到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够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和评价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清晰、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确保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任务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通过评价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评价任务,如课堂观察、口头报告、书面作业、小测验、项目式学习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同时,评价任务应明确、具体,能够反映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初中英语新教材强调单元主题的连贯性和整合性,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任务的一致性。
三、 活动成果
经过深度讨论和交流,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和提升。他们更加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任务的一致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有效的教学证据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和强化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可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质量。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研讨活动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类活动,教师们能够深入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和要求,掌握实施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这将有助于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24年4月17日
参加人员:孙美霞、肖爱娟、李卫卫、浦燕、王艳丽、韩玉莹等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初中大单元教学设计视角下的“主题”构建探究
中心发言人:孙美霞
一、活动讨论
1、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倡导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等理念,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如何在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落实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的理念?
2、大单元教学设计聚焦核心素养,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需要构建利于核心素养达成的教学设计模式。那么按照教材单元主题进行知识传递是否就是大单元教学?
3、现代教学设计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去编制相应的评价方案。如何设计表现性任务,开展表现性评价?
二、活动总结
在初中大单元教学设计视角下的“主题”构建探究中,我们意识到,过去我们习惯于做“教学”设计,习惯于课时设计,围绕“如何教好”“如何教得更好”去设计课时教学,用功于精雕细刻,逐渐形成了“囿于一隅”的设计思维。大单元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想引领教师在整体设计、系统设计、顶层设计上突围,突破“一叶障目”的思维习惯、设计习惯。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更多地试图从更加宏观的视野、宏阔的背景切入,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结构化的顶层设计,对“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结构化的顶层设计,对教、学、评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结构化的顶层设计,还要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要求的落实、学科素养的培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实现、学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结构化的顶层设计,进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系统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和认识历史时,既见树木,更见森林。
三、活动成果
经过深度讨论和交流,我们对初中大单元教学设计视角下如何进行“主题”构建、如何确定课堂立意、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探究达成了一致见解。教学立意的确定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深入、清晰的认识,从而根据学情构建适当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乘风破浪初心如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会继续步履坚定地向前迈进,落实新课标理念,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生根发芽。聚焦“大单元”,共酿“大智慧”,积极探索“大单元整体教学”新样态,提升课堂育人质量。
学思砥新,知行致远。为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效。2023年10月11日,祥和中学副校长王建带领送教团队与烟台六中相关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展校际课例研讨活动。
首先,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和初中英语三名送教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初中语文金姗老师展示的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散步》。基于第二单元阅读与鉴赏的教材内容和素养目标,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以朗读启迪学生思考;结合中考考点,对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一难点进行细致讲授,并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最后的感悟主旨部分,她谆谆善诱,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倡议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体恤父母辛劳。
初中数学陈兆君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她以一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古诗导入课堂,让学生理解从不同方位看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在课堂上,陈老师将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及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教学实际有机融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思维,体现了学用结合,学思融通的教学理念。
初中英语毛妍力老师展示的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课《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毛老师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与发现,培养学生乐学善思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毛老师以自身经历引入课堂,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对比来总结两位作者关于同一旅行经历的不同态度,既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培养阅读策略,还训练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接下来祥和中学的三位教师分学科进行了评课交流活动,并提出学科教学方面的宝贵意见,引领教师在专业成长下功夫。烟台六中相关学科教师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并进行提问。在场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真正做到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
最后,祥和中学副校长王建进行总结展望,实行集团化办学是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得力措施,并对校际教学研讨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找准需求点,精准发力。二是找准关键点,精准施策。三是找准连接点,提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