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4590/2024-14395 成文日期: 2024-07-16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

第143140号:关于“急救知识进课堂,提升青少年急救能力”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07-16      来源: 市教育局

字号:


曹长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急救知识进课堂,提升青少年急救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山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烟台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加强教职工、学生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

一、开展急救教育,加强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指导各区市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切实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烟台市教育装备与技术中心设立“烟台市安全教育研究室”,负责全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与管理。“生命与健康教育”课已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每学期开展不少于8课时。小学阶段,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中学阶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

二、创新教育思路,多途径实施中小学急救教育一是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急救教育内容;二是利用地方课程,采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应急急救知识;三是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急救教育;四是通过与卫生、红十字会等部门,以及与家庭和社会共同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急救教育。

三、积极向上争取,创建国家级急救教育试点学校。2023年,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我市共3所中小学上榜,试点周期为两年,将面向学生老师开展急救培训,让更多急救设施设备走进校园,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

四、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多年来,市教育局与市红十字会密切配合,多次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据统计,自2021年起接受过省级急救培训的教师,在各县市区的中小学校分别开展了400多场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急救培训的普及与开展。同时,各区市中小学也积极与驻地医疗部门联合,针对高年级学生多次开展包括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应急急救培训。

您的建议,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202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我们与市红十字会沟通联系,准备下一阶段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定期邀请红十字会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向广大师生宣讲基本的急救常识,加强常见意外伤害、灾害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使大家熟悉各种常见急症的急救方法。

二是结合健康教育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急救科普活动、讲座和竞赛,提高急救培训活动的普及面。

三是加大校医配备,完善学生个人健康电子档案,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是与红十字会合作,遴选一批学校医护人员作为种子队员,进行专门的应急急救知识培训,包含心肺复苏等专业性强的知识内容。

五是加强对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宣传,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煤体,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急救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急救知识的学习中来,为更好地普及急救知识和技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烟台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烟台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