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自龙口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三项重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始,我校各教研组及其他科室配合,结合自身学校特点研究制定出各项制度,并在学期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1、备课:集体备课每学科每周活动不少于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一节到二节课,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教研活动不少于 16 次。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记录包括活动地点、时间、中心发言人(骨干教师)、参加人员以及详细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效果等。集体备课要有明确的研讨主题,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中心发言人主讲,全员参与,要做到活动有收获,研究有提高。
集体备课要包括:备课标、备学情、备教法和教学策略、备习题讲练,从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将新课标、新教法迅速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
2、上课:我校在3月11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 又在4月份开展了“电教示范课”。并在随后的时间里,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小组合作”专题会议,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继续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深入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要有机融合华为智慧云教学平台,持续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遵循“精讲深思勤练”的原则,增加课堂思维含量,注重分层教学、差异教学,重视对学生“讲”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向“讲得精彩”目标迈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作业:建立课后作业档案备案、审查制度,有相应的奖惩保障措施。各科作业由学科教研组长或级部主任负责签字批准。各科作业时间分配合理。定期举行作业展览与评比活动,评比结果进行量化计绩,并记入教师的学期考核。作业设置要形式多样,类型丰富,要注重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探究性作业、项目化(主题化)作业、跨学科类作业、调查类作业、制作类作业、劳动类作业和社会实践类作业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植良性教师队伍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狠抓有效课堂教学。继续实行“每人每期一节”公开课的教研活动,重点探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期初,我校开展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学展示,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以教引教,以教促教,以投课推动授课,教学结合推进教师教学行为,引导全校老师研究课堂、研究课型,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促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我校教师的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得到进步的提高。
2、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老师精心选取各种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物体的速度及速度单位,同时通过各种数据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高速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汇报、建模应用,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探究中升华,情感在合作中融通的目的。
三、落实基础课程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
1、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为更好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讲话精神,传承雷锋精神,我校积极开展了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
2、为配合“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们搭建一个旧书再利用和变废为宝的交易平台,同时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全体师生的读书热情,5月21日,我校举办了校园图书漂流活动。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