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支农里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5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4处,校外挂牌劳动实践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教育为主,形式有:课堂教学和少先队活动。
二、劳动基地建立情况
学校劳动基地现分为四部分,一为校内原有绿化种植区域,这部分用来培养学生参加卫生劳动、花卉绿地养护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此区域种植了松树、银杏、紫薇花、爬山虎、无花果及其他绿化植物,学生在日常值日、周期浇水体验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实践。二为“农田里”微种植园,学校有效利用花箱、泡沫箱等,为学生开辟植物种植场所,以蔬菜为主,根据农时安排不同的作物种植体验,让学生感受四时收获的乐趣。三是在学校“石榴园”旁利用学校边缘绿地开辟作用种植场所,这部分种植了玉米、向日葵、小麦等高杆作物,与石榴园交相呼应。四是新开辟的“稚农园”劳动实践基地,分区域种植了玉米、红薯、芋头、花生等作物以及黄瓜、豆角、西瓜等蔬菜水果,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作物知识,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学校劳动基地安排了生活老师带领学生日常维护,对于绿化树木修剪、作物选择等专业内容由教师把控,绿化区域的卫生维护和浇水、基地种植维护和名牌设计全权交给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最大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6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培训和基地建设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至五年级使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
五、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烟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的意见》,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 动精神,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2.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教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和公益的事情抢着做,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
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初步养成手脑并用的劳动习惯,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体会到劳动光荣。
(三)课程实施
(1)落实课程设置。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实行1+X制度,每周1课时,同时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劳动教育内容与课程相结合。每学年开设一次劳动周活动,以集体劳动为主。学校每年五月份设立劳动实践节,举办一次劳动劳动技能竞赛。
(2)落实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建立健全校园值日生制度,低年级同学负责教室清洁,中高年级除负责教室清洁外,还负责校园保洁、花卉绿地养护等校内劳动。学校将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农民丰收节及其他农忙季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
(3)加强劳动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市、区两级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使之成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内现有条件,积极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园地、校内劳动角和劳动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种植、养殖。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开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有效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4)落实家校共育。学校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密切家校合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结合学校劳动教育目标,指导家长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逐步掌握洗碗、洗衣服、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校和家委会联合组织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展示评价活动。鼓励家长走进校园,发挥专长,与教师团队合力开发校内外劳动实践课。
(四)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组长:杜家盛
副组长:杨雪梅、蒋文华
成员:牟海丽、吕悦、王德祥、牟媛媛及各班主任老师。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障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领导和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六、学校劳动实践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5月1日——5月30日
(二)活动内容
活动年级 | 活动主题 | 活动具体要求 | 活动评价方式 | 选做主题 |
一年级 | 1.个人物品排排坐 2.清理餐桌 | 1.学会自己削铅笔,包书皮,会整理文具、书包、课桌等。 2.爱惜粮食,学会自己收拾碗筷或整理餐盘,保持餐桌整洁,餐后擦拭餐桌。 | 评价表;活动过程影像资料;教师指导 | 摆摆齐(能够保持桌椅整齐) |
二年级 | 1.红领巾我会系 2.我的课桌我整理 | 1.学会佩戴红领巾的正确方式,自己能快速正确佩戴。 2.会整理自己的课桌,每节课后能够将上节课的物品收拾整齐并能准备出下节课需要的物品,并摆放整齐。 | 评价表;活动过程影像资料;教师指导 | 学会叠外套(能够自己叠放外套) |
三年级 | 1.个人卫生要搞好 2.自己的袜子自己洗 | 1.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初步学会搞好个人卫生。 2.会自己洗红领巾、袜子、内衣裤等小件衣物和鞋子等。 | 评价表;活动过程影像资料;教师指导 | 学会起床后自己整理被褥 |
四年级 | 1.我把自己打扮好 2.我会做饭啦! | 1.学会自己洗澡、洗头、梳头、剪指甲等。 2.会使用常用炊具,并会做简单的饭菜。 | 评价表;活动过程影像资料;教师指导 | 会制作一道简单的凉拌菜 |
五年级 | 1.我的小小图书馆 2.我的植物朋友 | 1.学会分类整理自己的书籍。 2.会栽培一两种花卉或瓜果,初步掌握了解一些栽培知识。 | 评价表;活动过程影像资料;教师指导 | 能美化自己房间。 |
(三)评价与奖励
日常劳动与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相结合,纳入常规先进班级评比。劳动实践月有关活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展示。
七、学生劳动清单
小学低年级(1-2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2.每天自己洗脸、刷牙
3.自己洗脚
4.自己系鞋带、系红领巾
5.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
6.用餐时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
7.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8.每月为家人做一次果蔬拼盘或水果沙拉
(二)学校劳动
9.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10.每周一次使用简单工具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11.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12.整理一次班级图书角
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2.自己剪指甲
3.周末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4.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物1-2次
5.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6.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7.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8.每月为家人做 1—2 次营养早餐
9.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10.每周清扫一次班级卫生
(二)学校劳动
11.每学期合作完成至少一次板报更新
12.每月参加一次校园志愿活动
13.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三)社会劳动
14.为周边场馆进行一次解说服务
15.参加社区环保、卫生清扫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16.参加一次职业体验或农忙劳作
八、教学设计
拓春——植物拓染非遗实践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认识、了解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并在多次操作中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德育目标: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并在多次操作中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教学工具准备:蘑菇棒、明矾水、防水纸、布料、植物、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板块活动一:寻春——感受春天美景
1.播放视频烟台春之景导入:家乡烟台春之画卷美不胜收,课前我们布置了综合实践学习任务单,结合任务单交流:你寻找到了怎样的春天?
2.教师小结:春天就在这青绿的植物,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之间。
学生交流: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寻到的春天保留下来?(预设:绘画、拍照、录视频、写文章、做成标本)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用许多好方法留住春天。早在很久之前,人们却是用一种更为古老、更为自然的方式记忆春天。
板块活动二:拓春——学习非遗工艺
(一)了解植物染工艺
1.出示微课,介绍植物染的发展历程。
2.了解植物染的种类。
3.教师介绍植物拓染:通过敲、揉、压、碾的方式,将植物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直接印染到织物上。
4.了解拓染的工具:可以用锤子、鹅卵石、蘑菇棒,也可以选择触手所及的物品,如擀面杖、铅笔头、筷子等。
(二)操作植物拓染工艺
1.教师介绍植物选材的要求。
2.教师现场示范拓染过程:
3.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交流拓染步骤,教师总结:泡擦、摆盖、拓染。
4. 学生初步实践:
(1)实践任务一:选择一片叶子或花瓣初步体验植物拓染。
(2)小组长分发蘑菇棒和一号材料盒的“上春山”布片。 学生准备拓染工具。
(3)教师提前将植物泡擦完毕,学生从步骤二“摆盖”开始实践。
(4)教师投屏,学生交流:对照评价标准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怎样避免拓染的过程出现问题?
(5)根据刚才的经验总结,学生进行调整,再次实践。
5.(1)课件出示设计好的拓染图案,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选择叶子和花瓣进行组合,加上一些小设计,就可以让拓出来的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2)实践任务二:学生在原来作品的基础上设计一幅图案进行拓染。
(3)教师巡视,拍照投屏。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板块活动三:秀春——感受祖国壮美河山
一、植物拓染在生活中的应用。
1.植物拓染还可以把春天的气息定格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出示拓染的窗帘、床品,摆件、扇子、衣服等图片。
2.实践任务三:根据提供物品设计一幅简单的作品并进行拓染。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二、师生共同拓染创作《千里江山图》。
1.课件出示舞蹈《只此青绿》引出《千里江山图》,学生将实践任务一、任务二创作的“上春山”作品和教师作品依次贴到卷轴上,共同完成一幅《千里江山图》。
2.教师小结,盖上印章,定格热爱。
3.课下完成“拓春”非遗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