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基本情况
龙口市石良镇石良小学,现有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4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2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1-5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技艺创新、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校园内西北角有校内劳动基地小菜园,占地一亩左右,校园西南角有果树园。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年度投入0.2万元,用于购买拉面器材,用于石良拉面课程学习。
3、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至五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二、石良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为了贯彻劳动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部门:政教处
成员:劳动教育教师和各班主任
2、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
3、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其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学生打扫“百树园”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
三、2024年石良小学五一劳动周方案计划
五月份是传统的“爱劳动月”,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学校将结合每月一事,以“学会劳动,从扫地开始”为题,开展系列劳动自立教育活动。
活动口号:我劳动,我光荣!我劳动,我快乐! 活动时间:五月份
活动安排:先进行全校集会总动员,接着各班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队活动。然后分板块活动。
板块一:且歌且吟——诗文诵读篇
带领孩子温习流传下来的关于劳动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如唐代李绅的《悯农》,宋朝翁卷的《乡村四月》,王禹偁的《畲田调二首》等,让孩子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发现劳动的伟大和劳动的美!
活动安排:
1、各班搜集适合本年级学生诵读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篇章(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利用晨读、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读一读。(语文老师)
2、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劳模事迹。(班主任)
3、资料积累:学生阅读的有关诗歌、散文等篇目,提倡编辑成册。提交保存过程性照片。
板块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1、“天天做家务”活动。家长监督,每周上传至少一次家务劳动的视频或照片。
2、“我当一天家”家庭活动。(利用5.12母亲节进行该项活动)
3、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在家长指导下学习劳动工具的性能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第二周进行)
4、学会一生有用的劳动技能。(第三四周完成)
饮食类:几种家常饭菜的基本做法如:炒鸡蛋,凉拌菜、煮饭等。
洗衣类:手洗衣服,会使用洗衣机洗衣。
其他类技能。
请家长每天在学校统一印发的《学生家庭劳动记录单》上,及时记录孩子在家劳动的情况。(班主任、家长)
板块三: 我能行 ——活动展示篇(班级自定时间)
(一)说一说,唱一唱,写一写
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劳动诗歌朗诵比赛或“劳动最光荣”讲故事比赛、“我爱劳动”演讲比赛。(班主任)
唱:唱唱《劳动最光荣》、《美丽的心灵》等歌颂劳动的歌。(音乐老师、班主任)
写:写一写劳动过程的心得体会。板块二的每一项实践活动至少写一篇。
(二)比一比,评一评,赛一赛
(1)在班级里组织开展 “钉纽扣”、“掰蒜瓣”等简单易行的劳动比赛。(班主任)
(2)评一评班级“劳动之星”。(班主任根据学生提供的照片及实践表现等综合评估)
(3)赛一赛谁学的劳动技能多,谁会使用的劳动工具多等。
板块四:我真棒——活动总结篇(月底进行)
全校性的总结评比。评选校级“最佳小小当家人”“家庭劳动小能人”“学校之星”“优秀劳动主题征文”“优秀劳动主体手抄报”“最美劳动瞬间(照片)”等。
石良小学(一)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 劳动内容 |
周一 | 自己洗刷,穿衣 |
周二 | 自己整理书包 |
周三 | 自己洗一次袜子等小物件 |
周四 | 同桌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
周五 | 为家人洗一次脚 |
周六 | 自己打扫房间 |
周日 | 为家长洗水果或者做水果拼盘 |
石良小学(二)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 劳动内容 |
周一 | 整理床铺、书桌 |
周二 | 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
周三 | 扫地、拖地 |
周四 | 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
周五 | 自己剪指甲,洗袜子 |
周六 | 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
周日 | 为父母做一顿饭 |
石良小学(三)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 劳动内容 |
周一 | 饭前摆碗筷、盛饭、饭后擦桌子 |
周二 | 铺床、叠被、换床单被套枕头套 |
周三 | 扫地、拖地、洗碗筷 |
周四 | 做好垃圾分类、叠衣服 |
周五 | 手洗袜子、整理房间 |
周六 | 家长做饭时帮助洗菜、切菜 |
周日 | 学做家常菜 |
石良小学(四)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 劳动内容 |
周一 | 家庭劳动: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 |
周二 | 家庭劳动:自己洗袜子,内衣裤等小件物品 |
周三 | 家庭劳动:晚饭后扫地、拖地 |
周四 | 家庭劳动:自己洗澡、剪指甲,整理好个人卫生 |
周五 | 学校劳动: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对班级进行大扫除 |
周六 | 家庭劳动:为家人做营养早餐 |
周日 | 家庭劳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
石良小学(五)年级劳动清单
日期 | 劳动内容 |
周一 | 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
周二 | 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
周三 | 自己剪指甲 |
周四 | 在家里一次扫地、拖地 |
周五 | 彻底清扫一次班级卫生(打扫窗台、书柜等) |
周六 | 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
周日 | 去地里帮助父母农忙劳作 |
四、劳动教学设计——清香美味端午粽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端午节我们国家有吃粽子的传统习俗,相传是为了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小小的粽子寄托着勤劳的劳动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习以为常的事,但会包粽子的孩子却是少数。学习包粽子,不仅能够提升劳动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劳动意识,从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发现劳动的乐趣,激发劳动积极性,培养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劳动知识:能说出包粽子的材料,能介绍常见的粽子形状和种类。
2、劳动技能:能按照步骤包粽子,注意粽叶间不能有缝隙、馅料量要适中、封口要紧实、捆扎要牢固几个劳动要点。
3、劳动意识和价值观:在包粽子中发现劳动的乐趣,激发劳动责任意识,培养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习惯,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独立包一个粽子
难点:用细绳绑好粽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粽叶、细绳、大枣、糯米、PPT
学生准备:粽叶、细绳、大枣、糯米、劳动记录册
[教学过程活动]
资料补充,了解劳动背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一一个白胖子,裏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猜猜这是什么?
生:猜谜语:粽子。
师:今天这节劳动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包粽子吧!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吗?这与我们熟悉的爱国诗人屈原离不开关系,你能为我们讲解一下吗?
生:讲述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的劳动故事。活动二:头脑风暴,做好劳动准备。
师:在劳动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充足的劳动准备。首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包粽子需要什么材料吧!一粽叶、 糯米、牛肉、枣、蛋黄、绳子。根据我们要包的粽子的种类不同,材料也会发生变化哦!今天我们要包的是红枣粽子,爱思考的你,想一想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粽叶、糯米、枣、绳子。
师: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以后,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包一个又漂亮又好吃的粽子吧!实际上,包粽子不仅能体验端午节的风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生:齐读儿歌,感悟粽子背后的文化内涵。
师:粽子小百科:你知道有哪几种粽子的形状?根据馅料的不同,粽子有哪些种类?
生:抢答,补充包粽子相关知识。
活动三:知行合一,体验劳动过程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包粽子吧!包粽子之前,小鱼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巧包粽子”儿歌,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总结包粽子的要点吧!
生:用喜欢的方式读“巧包粽子”儿歌,总结包粽子要注意的地方,如粽叶间不能有缝隙、馅料量要适中、封口要紧实、捆扎要牢固等劳动要点。
师:相信热爱劳动的你已经跃跃欲试了,下面来动手自己包一-个粽子吧!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你可以按下暂停键,跟着步骤一步步完成。
生:观看视频,边看边包粽子。
师:总结劳动步骤,第一步淘米、第二步烫粽叶、第三步折粽叶、第四步放馅料、第五步捆粽子。
活动四:趁热打铁,归纳劳动心得
师:你包的粽子是怎样的呢?请你为它拍下一张美照,贴在我们教材的“贴照片处”吧!贴好照片后,请你对照着劳动评价表,给你包的粽子打分,看看你能得到几个奖章?生:贴粽子的照片,并根据评价内容进行打分,自评劳动成果。
师:有趣的包粽子活动结束了,恭喜聪明的你又解锁了-项新的劳动技能!小小的粽子背后竟蕴含着这么多的劳动知识,不要忘记趁热打铁,把你包粽子的心得记录下来哦!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清香美味的端午粽,以后的端午节就等会包粽子的你大展身手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劳动,像包粽子这样我们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活动数不胜数,希望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勤劳的你也能多多参与,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课后活动超市]
请在以下活动中自选一项完成:
画一幅创意粽子图
编一首包粽子儿歌
写一篇包粽子心得
[教学反思]
粽子,是中华传统美食之一。学习包粽子,不仅能够品尝到清香美味的美食,更能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因此,这节劳动实践课的设计从同学们熟悉的端午节文化入手,在劳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五、石良小学学生劳动档案
姓名:姜欣璇 | 年龄:11 | 性别:女 | 班级:四年级二班 |
劳动内容:做家务 | 劳动时间:2024.3.15 | ||
劳动照片: | |||
劳动感受:能帮妈妈干家务,心情很愉悦,以后会经常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 |||
家长或教师评价:做得很认真,通过家务劳动,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 |||
劳动效果评价:优秀( ✔ )良好( )一般( ) |
六、学校劳动成果展
龙口市石良镇石良小学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