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7-11     

字号:

    基本情况:烟台市芝罘区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8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校内劳动教育、校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

二、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取名桃李芬芳园,位于校园南侧绿地,该处面积约200平方米,种植着广玉兰、桃树、梨树等绿植,交由学生打理,浇水、除草……门卫北侧西侧小花坛按节气种植各种蔬菜。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1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植物管理等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我校选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为教材进行教学。

五、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烟台市教育局、芝罘区教科研中心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确立劳动课程目标,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有机结合,开设以校内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为主,校外日常劳动和主题活动为辅的“多元融合 快乐劳动”课程,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生产、生态中体验、学习、实践。

一、课程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树立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初步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生产劳动技能,尝试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学习服务他人。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自觉自愿地劳动,养成安全规范、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体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中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体悟劳动过程的不易和创造劳动成果的愉悦,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二、课程实施

现代小学生,聪明活泼,不甘落后,但有的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毅力;他们重视学业、考试高分,但有的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充分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有的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根据《课标》要求,制定以下实施策略: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制定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一种习惯(劳动习惯)

一种能力(动手能力)

一种感情(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一种技能(劳动基本技能)

一种精神(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层次化、序列化的劳动教育内容,分年级分阶段逐一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成为一大亮点。

3.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计划。严格按规定全面开课,将劳动课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检查之中,定期检查,确保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4.劳动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榜样引领”开展“秋收-晒秋”劳动周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劳动热情,把德育工作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设立具有多样化、持续性、开放性的主题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点,获得比较全面的劳动知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5.内外联动,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正常开展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完善落实“家庭劳动清单”,鼓励家务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开辟“阳光小农场”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及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结合校外“家庭快乐小厨房”制作美食,促使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并与其他“四育”融合,逐步构建起了新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立德树人的新载体。

六、学校劳动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教育资源。喜欢花草树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他们亲近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爱祖国家乡美〞这一主题秋收农耕系列活动,能让学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尝试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秋天神秘的兴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品尝果实、收获各种农作物、拣落叶、编织等活动,不仅能体验劳动的乐趣,还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秋天的美;学生在收获的果实的过程中不仅提高其劳动意识,还能从中学会珍惜与感恩。

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陶行知先生曾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教育资源。在金秋十月之时,瓜果蔬菜成熟之际,我校开展秋收节活动,通过集体教学、地域活动、交流展示等形式建构节日课程的框架,充分利用和挖掘秋天大自然的变化奇妙,以及瓜果蔬菜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活动主题:

小小农夫来秋收金色农田过童年

(三)活动目标:

1、学生在亲历秋收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探究、表达、表

现的能力,猎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充分感知秋天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秋天的美,培养其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会感恩,体验到劳动的愉快。

2、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注重以“学生为本〞:时时处处表达“学生是秋收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放手。提高开展家长工作能力,促进家校共育。

3、提高家长指导学生参与节日活动的能力,激发家长参与学生校秋收活动的积极性。

(四)活动时间:

10月1日——7日为期一周的秋收农耕系列主题活动

(五)活动安排:

1、合家欢

孩子们与家人们一起劳作,体验劳动乐趣,感受秋收的喜悦。在过程中,家长给孩子们讲解收获农作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过去和现在不同的劳动工具的变化,让孩子们懂得劳动需要智慧和技巧,事半功倍靠的是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知识就是力量,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学好本领,迎接智能化、机器化的时代到来。

2、金秋乐

通过农田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眼见识了果实的生长环境、感受亲自采摘的过程,生活即教育,农田是孩子们体验成长的“活课堂”。

3、庆丰收

孩子们与家人走进农田,或菜田,或果园,体验一次出力流汗,共庆丰收的劳动实践。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参与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农田实践活动。大家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体验社会,用自己小小的眼睛去发现美,记录美,用一双双小手去感受美,创造美,体验到动手的快乐!

4. 活动照片

七、劳动清单

一年级:

1)在家能垃圾分类。

2)学洗袜子、红领巾。

3)学习用扫把扫地,会用畚箕。

4)学习折衣服、裤子、袜子等。

5)饭前盛饭、摆碗筷。

6)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

7)会洗水果。

8)坚持每天自己背书包上下学。

9)学会擦黑板、抹桌椅、开关门窗。

二年级:

1)学习用拖把拖地,怎样才能拖得又快又干净。

2)学习清洗简单的小物品如自己的袜子。

3)坚持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

4)坚持饭后收拾、擦桌子、并学习洗碗筷。

5)学会分辨蔬菜的好坏,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

6)坚持自己的衣裤自己折。

7)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

8)学会叠被子,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梳头、倒水等。

9)学习系鞋带。

10)学会擦黑板、扫地、抹桌椅、开关门窗。

三年级:

1)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小件衣服。

2)会折衣服、裤子、袜子等。

3)饭前盛饭、摆碗筷。

4)饭后收拾、擦桌子、洗碗筷。

5)会洗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皮鞋。

6)会用水果刀削瓜类或水果的皮。

7)会用针线缝扣子,会用削铅笔刀削铅笔。

8)会打死结、活结、蝴蝶结等。

9)水果拼盘大请客。

10)给父母或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洗头、洗脚等。

四年级:

1)坚持垃圾分类,并用行动影响家人。

2)自己种植一种蔬菜、绿植。

3)学习用针线缝扣子等。

4)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5)坚持每周帮家人洗一次碗。

6)坚持每月自己至少清洗一次衣物。

7)用报纸等包装礼物。

8)书架进行归类整理。

9)熟练系鞋带。

10)能自己洗头发。

五年级:

1)用洗衣机洗衣服。

2)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打扫卫生间。

3)坚持每天帮家人盛饭,饭后一起收拾桌子。

4)学会整理换季衣服。

5)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

6)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7)养护花草。

8)学会炒菜、煲粥。

9)当客人来访时,热情招待客人,让客人感觉舒服。

10)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到超市购买家人所需物品。

    八、教学设计

四 ) 年级(  劳动  )学科

 

课程

学做可乐鸡翅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做菜的基本流程,学会做可乐鸡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和动手操作学会乐可鸡翅的基本做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注重爱惜粮食、体会父母的不易。

教 学 重 点

教学重点:

掌握做菜的基本要素,小组合作制订方案。

教 学 难 点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制订有条理,有序,可行的组织策划书。

 


 


教 学 方 法

 

 

 

 

情境教学法、讲解法

学 法 指 导

小组合作探究法、评价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鸡翅(中)、八角、姜片、料酒、葱段、可乐。

一、导入

可乐鸡翅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热菜,营养好。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可乐鸡翅的烹饪方法,并制作这道菜。

二、学习需要的材料

鸡翅(中)、八角、姜片、料酒、葱段、可乐。

三、看看想想

1.鸡翅怎样切片比较好?(斜刀切)

2.火候该怎样把握?(小火好掌控)

四、学学做做

1.在翅中的正反面分别斜刀剌几下。目的是更好的入味儿和去血沫。

2.锅内坐水,处理好的翅中放入凉水锅内,并倒入适量料酒,大火烧开。

3.煮沸后捞出翅中用温水冲洗掉上面粘附的血沫并沥干水分备用。

4.油温6成热,丢进蒜片辣椒段和姜片爆香。倒入焯好的翅中翻炒至表面金黄。

5.倒入可乐,没过翅中。并调入适量老抽

6.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收汁。最后调入盐即可出锅。

五、强调注意事项

1.火炉周围温度较高,小心烫手。

2.用菜刀时,要小心手。

六、小组成果展示,师鼓励评价

七、课堂小结



    九、劳动档案

 

日期


班级


学生姓名


活动主题

擦地扫地

学生参加劳动的项目名称

擦地扫地收拾卫生的一天

劳动记录

    我从什么都不会到越来越顺手,是老师和爸爸妈妈教给我很多小技巧。打扫卫生虽然很累,可看着干干净净的卫生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很开心和骄傲,同时也体会到了父母平日里的辛劳,以后可以帮助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了,我都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

劳动反馈

对于五年级的我,这些家务劳动对我来说是手到擒来。收拾结束后,家人都对我进行了表扬。

劳动感受

劳动给人带来快乐。每当我做家务劳动时,总是累的,但是,累,并快乐着。当收拾完之后,看着干净整洁的桌子、一尘不染的地板、光可见人的碗碟,心里就满是劳动后的成就感。劳动的姿态是最美的。每一份温暖,每一处美好,都是背后无数人的劳动构建而成的。在世界上,最美的身影是劳动者的身影,最美的样子是正在劳动的样子。劳动最光荣!

劳动照片

 

学生自我评价

我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爸爸妈妈也很满意我的表现


十、成果展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