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小纪镇第一小学,本学年无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兼职劳动教育教师5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两周3课时。学校以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我们主要开展了美化校园、花卉种植、学洗衣服、包饺子等劳动内容。
二、基地建立情况。我们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位于学校操场东北,面积500平方米,取名为春华秋实园,主要种植作物有:大蒜、菠菜、土豆、韭菜、葱等。我们统一规划,分田到班,收获的产品内部消化,师生共享。
三、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2000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各项活动开展。
四、选用教材情况。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 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 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 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 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劳动 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 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 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劳动教育课程规划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 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 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 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 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 神。
(四)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学段目标:按照身心发展特点,孩子从小学阶段逐年要掌握 的劳动能力是: 1-2 年级:一年级懂得自己做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穿鞋、 整理书包等;二年级明确劳动责任,如独立打扫班级卫生。 3—4 年级:(1)初步懂得劳动意义,端正劳动态度;(2) 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3)初步具有探究的兴趣,乐于动手制 作,能够手脑并用,善于动手操作,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 良好习惯;三年级懂得尊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如爱惜粮食、 有做家务的意识和愿望;四年级能做简单家务劳动、了解劳动技 巧,如叠衣洗碗钉扣子等。 5年级:(1)初步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 (2)学习并理解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逐步养成热爱劳 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3)初步具有简单的形体创意设 计的意识,能按创意设计进行劳动实践,有探究的兴趣,乐于动 手制作,能够手脑并用,善于动手操作,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 考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掌握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快乐,如学习种植、做模 型、装饰墙等;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 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 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1、每学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养成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总结、 有活动记录。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现课内课 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家长学校等渠道,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
3、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特别是要结合 “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这样的节日,安排活动,充 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 4、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美化相结合.
七、劳动清单
(一)一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衣物洗涤:学洗袜子。 2.卫生清理:学习用扫把扫地,能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3.学会自理: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并会将洗手盆和地面上的 水渍擦干。 4.内务整理:学习叠衣服、裤子、袜子等。
(二)二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衣物洗涤:自己的小衣物自己洗。 2.卫生清理:会用拖把拖地,学习垃圾分类的常识。 3.学会自理:学会系鞋带,打绳结。 4.内务整理:学会叠被子,整理床铺。 5.厨房技能: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擦桌子。
(三)三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衣物洗涤:手洗自己的简单衣物,用洗衣机洗衣服。 2.卫生清理:坚持扫地、拖地,进行垃圾分类。 3.学会自理:学会自己洗澡、梳头。 4.内务整理:会洗自己的鞋子。 5.厨房技能:学习制作水果拼盘。
(四)四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衣物洗涤:学习用洗衣机洗大件衣服。 2.卫生清理:帮助父母做好大扫除,坚持垃圾分类。 3.学会自理:自己洗澡、打扫卫生间。 4.内务整理:学习用针线缝扣子。 5.厨房技能:准备菜单,和父母一起准备食材。
(五)五年级家务劳动清单
1.衣物洗涤:学习分类清洗衣服。 2.卫生清理:坚持每天打扫房间并保持整洁,带动全家进行 垃圾分类。 3.学会自理:自己洗澡、梳头,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打扫。 4.内务整理:学会整理换季衣服,做到衣物摆放整齐。 5.厨房技能:收拾餐桌、洗碗,每周清理灶台、冰箱。 6.加工食品:学习制作凉拌菜。 7.物品规整:坚持每天进行书桌、书柜和物品整理。 8.照顾家人:学习给长辈泡茶,孝敬长辈。
八、教学设计 《叠被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通过学习知道平时叠被子的重要性,并掌握叠被 子的正确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自己进行叠被子这一行为,并能将床铺整 理整齐。
3.通过课堂练习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养成叠被子的良好 生活习惯,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更加的热爱生活并能 对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的日常行为克制能力比较差,对于一项技能的学习只是 好奇,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情 感教育,提升学生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这一良好的行为。
教学难点: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设 置教学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双手协调能 力,熟练叠被子的动作步骤,让学生能更好、更熟练的叠被子。 教具准备:图片、被子、桌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今 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叠被子》 今天这一节课所学的技能知识对我们往后的日常生活非常 的重要,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的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叠被子》这一技能,在学习之前, 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 出示房间整齐的图片与不整齐的图片。 根据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哪一个房间 号,为什么?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以上这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被子叠 的整不整齐影响到我们整个人的精神风貌,所以我们要养成每天 认真叠被子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三)课堂练习 利用毛巾当被子便于学生全面的学习,然后教师分解叠被子 的正确动作,学生围成圈学习,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在 旁随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充分的得到练习的机会。 最后找叠被子好的同学为大家展示叠被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几科我们学习了叠被子这一技能,希望同学生能在 以后的生活中养成每天认真叠被子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