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贯彻落实《海阳市“幸福教师”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精神,畅通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本着“立足实际、聚焦问题、因需而领”的培训原则,2023年10月31日,海阳市小纪镇第一小学、海阳市泉水学校、海阳市行村镇赵疃学校、海阳市行村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影子培训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入格、合格、升格,实现快速专业成长。
一、活动背景
随着教师数量锐减,骨干教师调离,新上岗青年教师缺乏同年级优秀教师的引领,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师带徒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班级不同学生年龄特点不同教材处理深度也不同,青年教师没有直接学习模仿的对象,导致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模仿出现偏差,成长缓慢。因此集合集团内优秀教师的力量,组织本次影子培训活动,旨在提供近距离同平台的优秀教师模仿案例,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影子培训
也称之为"跟岗培训、"贴身培训"、"体验式培训"。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安排参训教师去充当优秀教师的"影子",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与"带教导师"如影随形般地交流学习。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通过跟班听课、随班上课、参与班级管理、参加教科研活动,深刻感受与领悟"带教导师"的学科教学、教科研理念,提升自身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现场学习的能力与素养。
三、活动掠影
秋风送爽天气晴,清晨7:30,小纪、泉水一行六人,在各校业务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赵疃学校,完成分组和任务分配后,走进低年级教室,观察学生在课余自主时间内的习惯养成情况。
一年级传来的是朗朗的读书声,没有值日的学生按照老师提前的安排,轮流到讲台上领读课文,声音响亮,态度认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积极性。二年级则是同桌之间在检查背诵,教师给背诵完成的同学加盖印章。
一二年级教师分组进行课堂观摩。于明荣老师的数学课内容虽然简单,蕴含的智慧却值得每个青年教师细细揣摩。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小知识,要学会巧妙融合。在学习位置这一课时,老师以学生课堂生活为起点,借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雷明娟校长的一年级语文课也让大家眼前一亮。海阳市小纪镇第一小学的李霞老师谈收获时这样说:“从雷老师的课堂中我获益匪浅,其中两点最令我印象深刻。其一,要敢于放权给学生。在晨读环节,雷老师安排学生依次到讲台前领读,以小老师领读的方式巩固学习过的课文、拼音等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兼顾了全体学生;其二,教学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特点,适当趣味化,有时候语文课堂也可以动起来。在教授《江南》一课时,雷老师和学生们一边模仿小鱼游动,一边带领学生识记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不仅如此,雷老师还邀请学生走上讲台贴一贴,帮助加深学生对方位词的理解和运用。寓教于乐,课堂上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年级的课堂相对于一年级显得有秩序一些,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课堂基础习惯。陈平和李云霞两位老师都是执讲了“练习常态课”,老师基本功扎实,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特别是学会听课,通过学生当小老师,抓关键词讲解做题技巧和思路,让学生在细节处学知识练能力,学生的参与度和接受度都很高。
习惯养成是各个学校都在重点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本次活动我们要求教师重点学习的一个项目。老师们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学习。
泉水王海璐老师观察到低年级教室内贴有班级自律表,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加减分,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她发现赵疃学校低年级的老师们培养学生习惯时从细节入手,收效很大。比如:眼保健操,教师提前候课,并对做得不标准的同学进行指导;物品管理中,让学生准备多个资料袋,将同一学科资料装在一个袋子中,便于学生管理、收纳学习用品,保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教师上课时,以口令的方式随时提醒学生坐姿以及握笔姿势;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说话要完整,声音响亮;教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然后再出教室活动等。
海阳市小纪镇第一小学的项晓菲老师则根据自己培养学生中的短板学到了两项技能。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习惯培养的口头语简洁利索,“警告xxx”“表扬xxx”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丝毫不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二是教师抓住课间的点滴时间在办公室辅导学科薄弱的学生,不贪多不求快,哪怕每次只是一个学生学会了一道题也是一种进步。
“独行快众行远”,打造一支健康、乐业、美丽、幸福的教师队伍,绝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实现的,特别是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要让他们踏上专业成长的道路,需要很多的引路人。我们将继续加强校际间合作,发扬集团优势,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努力实施教育人才“名优教师领航、青年教师强基、全员教师提升”三大工程,从点滴入手,扎扎实实助力教师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