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新元小学2023-2024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4-07-01     

字号:

时间:2024年7月1日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徐立波、孙振新因病请假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中心发言人:谭运腾

一、活动讨论

上周进行了第一次计算能力检测,现在把本次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具体的措施研讨一下。

张玉华:激发学生的兴趣,乐于计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得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牛“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抢答练习”“找朋友”夺红旗”“送信”“闯关游戏”“数学接力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同时可以采用计算“免做”的方案(连续三天计算全对者可“免做”三天计算)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荣娟:将易错题进行对比练习。    学生在旧知识的学习和强化的过程中掌握了计算方法,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固定的思维方法在运算中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数的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彩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谭运腾:要特别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掌握情况,要降低要求。

二、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我们掌握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能看出集体教研的成果。从成绩上看,班级和班级之间的差距有的年级还很大,需要加强平时的桌边教研,也需要精心设计题型题组,利用好早晨和中午的时间,加大练习量。

三、活动成果

提高计算能力的措施:

1.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要引导学生把算理说出来。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    如学习两位数除一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除法:42÷2时,许多学生学生理清了算理,明确了方法,懂理会法,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2.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