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南十里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4-06-03     

字号:

2023年是南十里中学迁入新校的第三年,一年来,在“德育为先、师能为本、教学中心、特色兴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一、 重细节,促落实,学校管理日趋优化

常规管理始于细节,成于规范。学校抓管理,重落实,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1.增强干部责任感

在领导干部层面,着重增强干部责任感,提高工作执行力。

结合我校寄宿管理的现状,实行带班领导“一日负责制”。带班领导在值班中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通过每日的总结反思改进,提高了寄宿管理的安全系数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2.引领教师方向感

在教职工层面,重点引领教师方向感,调动工作积极性。

今年学校修订了教师节优秀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评先选优方案,使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合理导向老师们的争优意识。维护公正平等的发展环境,让教师在工作中有方向,增强凝聚力。

3.培养学生秩序感

在学生层面,重在培养学生秩序感,养成个人良好习惯。

学校修订完善学生一日常规细则,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会、班干部等共同贯彻落实,学生常规成绩计入个人考核、班级考核。抓好三操路队秩序规范、卫生清理习惯、学生就餐秩序、升旗仪式等常规管理内容,由值班领导、级部主任、班主任、值班教师齐抓共管,目前各项内容基本达到规范有序。

二、 修师德,强师能,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通过师德建设,师能培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为质量提升激发动力。

1.涵养师德,厚植教育情怀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学校给教师仪式感、幸福感、价值感,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价值认同,培养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推动立德树人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办了杨竹礼副校长荣退仪式,让退休教师有了荣退的仪式感。这项工作会继续下去,让教师获得从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搭建平台,提升专业素养

搭建课改、读书、科研、教研等多个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1)打磨“三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以骨干教师“示范课”为引领,青年教师“汇报课”为载体,全体教师“过关课”为重点,着力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多轮次磨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省地市优质课不断涌现。2023学年,1人获省级公开课,10人次获得莱州市优质课。

(2)打造读书平台,夯实理论基础

开展教师精读活动,精选理论材料,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夯实教师理论基础,提升教育智慧。

(3)打造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

开展烟台市“十四五”课题研讨活动,小课题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2023年,我校莱州市小课题结题率为100%,结题数量占莱州市小课题结题总数量的十分之一。

三、抓常规,增实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以“七项规范”为切入点,以课堂改革为突破点,以质量分析为关键点,为质量提升凝聚合力。

1.以“七项规范”为切入点,抓规范,讲实效

以“研规范、勤督促、抓整改、促落实”为目标整体推进七项规范,实行领导干部包学科制度,严格落实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三位一体教学责任,打造一体化教学常规落实新常态。在备课、上课、作业等重点环节下功夫。特别是规范作业布置,为学生减负增效,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

2.以课堂改革为突破点,勤打磨,促深化

2023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华东师范大学“新课标领航计划”试点校,开始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11月29日,在我校成功举办了云峰中学发展共同体大单元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借此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大单元主题汇报展示课活动,通过磨课,提高课堂效率,促课改深化。

3. 以质量评价为关键点,细分析,促提升

构建“课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的质量监控体系。开好期中期末“一考五会”,多角度分析,提升教学质量。

2023年中考,我校88名毕业生,升入一中34人,获得莱州市第7名的好成绩,六门学科全部进入全市前10名。2023年7月期末考试,初一到初三,分获莱州市市综合上线率第6,第12,第8名的好成绩,80%以上的学科进入全市前10名。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的有8个学科。

四、重安全,促发展,打造平安温馨校园

以打造平安温馨校园为目标,完善办学条件,注重文化浸润,为质量提升积蓄能量。

1.重视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管理

学校重视安全工作,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狠抓食品入口关,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成功申报烟台市星级食堂,并被推荐参加山东省星级食堂评选。莱州融媒对我校食品安全进行宣传报道。2023年11月22日我校为烟台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提供现场,赢得专家一致好评。

2.争取外部投入,完善办学条件

我校迁入新校两年以来,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还未健全。立足当前学校实际,积极争取外部投入,目前共有11部空调、三方文化石、报告厅座椅、木地板、消防设施共计36万余元投入,解决了当前学校困难。

3.加强文化建设,浸润学生心灵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园,于无声处浸润学生心灵。博学楼前聘请专人设计“博学”、“智”、“礼”三方文化石。博学楼一楼大厅打造三风一训主版面,三楼创建书法、美术长廊,展示我校办学特色,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立字立人。

五、创特色,树品牌,办学特色逐步升级

学校深刻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图,盯准课程建设这一“落脚点”,开齐开足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立德树人,实现学校“尚诚,尚勇,向智,向美”的育人目标。

同时以“发挥教师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为目标,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探索选修类校本课程有效实施途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2023年,采用全面开设与特色打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课程走班活动,深掘本土资源,以“外引内培”方式引进人才,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重点打造中阮、剪纸、书法、美术等特色课程。

校本课程走班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阮社团的合奏获烟台市比赛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山东省艺术月比赛。一年来,130余名学生在莱州市比赛中获奖,50余名学生在烟台市比赛中获奖。校本课程走班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近10名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近20件教师作品在地市级比赛中获奖。师生的共同成长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升级。

2023年,学校守正创新,全方位育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绿色校园”、“莱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莱州市艺术展演活动先进单位”“莱州市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莱州市平安校园”“莱州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