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校工作在新学期里实现高质量发展,经学校两委研究,制定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及《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坚持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校管理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核心,建立健全规范办学管理制度,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抓好主题教育常态检视、整改跟踪、建章立制等工作。推进和完善学校“率先垂范 情系轻工”党建特色品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以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工作开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全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育人环境,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二)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强化校园本质安全。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以“零事故”为目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教职工和学生安全意识;深入开展“三个清单”排查整治行动,定期组织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组织消防和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安全责任到岗到人。严肃校规校纪,对违反校纪校规行为进行及时和严肃处理,确保不发生意外事件。
(三)强化教学科研,切实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搭建成长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国级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团队、创建名师工作室等培养一批校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加强教科研工作,开展各学科专业教学研究,开展“深度学习型课堂”教学研讨与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提高教师团队水平。定期检查教学常规,加强对实训课、微机课、体育课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统领作用,进一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及优生培养计划,深入开展高考研究,力争春季、夏季高考有新突破。认真研究竞赛政策,在各级各类比赛争创佳绩。
(四)全面推进管理,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施“三全育人”,以党建带团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唱响主旋律、青春展丰采、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教学楼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寓学于游戏”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参加文明风采竞赛。通过专题辅导、经验座谈等方式,构建学习型、智慧型班主任团队,打造优秀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协作育人水平。
(五)实施品牌建设,切实提高规范办学水平。深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不断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制定机电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与《任务书》,利用三年时间,按期完成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同时发挥品牌带动效应,着力提升各个专业发展水平。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创新学校内部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管理操作规范。
(六)积极对外合作,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层次。借助中华职教社平台,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深化产教融合水平,拓宽学生优秀实习单位选择空间。优化专业设置,选择优秀高职院校进行三二连读合作,争取申办“五年制”一体化育人模式。同时,加大在各媒体平台的招生宣传力度,结合春季、夏季高考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学校的办学业绩,宣传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发生的新变化,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扩大招生规模,提升招生质量。
(七)拓宽职业培训,切实提高服务发展成效。拓宽渠道做优培训项目,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围绕服务、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实际需求,推动职业技能和学历双提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和网络社交平台,开展特种作业培训、学历教育、送教下乡、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等活动,为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铺桥搭路,加大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力度,提供快捷优质服务,打造培训服务“金品牌”。
(八)坚持严管厚爱,切实激发工作整体活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廉规学习考试,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海阳市《教师队伍建设硬五条》,规范从教行为,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以“服务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工作指引,全力做好学校工作运转底盘支撑。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争取财政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以幸福工程为抓手,升级改造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师生幸福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