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留格庄镇中心小学,专职体育教师3人、兼职体育教师5人、篮球场2块、足球场1块、体育器材室3个,每年不断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师生全员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一、组织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熟悉有关体育工作政策法规,负责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指导、解决问题,并定期研究开展体育工作。
二、抓好体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加1节体育活动课,3-5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加2节体育活动课,开课率为100%。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组织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确保40分钟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三、开展师生全员双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
1.每天开展师生全员双大课间体育活动。
学校每日按时开展师生全员双大课间体育活动,确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集体安排上午与下午分别30分钟师生全员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订师生全员双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对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总体安排,活动内容丰富、指导到位、安全有序、规范高效,从时间、质量上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1)班主任落实好自己班的活动器械,由体委负责,按学校安排的活动内容进行,保证按要求达到人人有活动,活动有器材;按学校分工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值班领导对各班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纳入班级量化;每次活动都有老师带领,确保活动安全。
(2)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项目的技术指导,让学生明白活动项目的具体要求。
(3)课间活动时,学校领导要进行督促,所涉及的各方要协调到位,如活动器械、场地等,保证每天活动时,不被占用。
(4)实行学校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由分管校长负责,学校校长带头到操场参加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双大课间操的重视程度;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活动,培养学生活动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亲身实践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入活动;学校分管领导负责课间活动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班主任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级部主任负责组织各级部课间操的全过程,并协调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课间活动。
(5)活动时安全第一,各班要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好,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学生的活动。
(6)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除生病请假的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任课教师要清点好人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检查纳入班级量化。
2.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开展班级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兴趣活动等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创了人人有特长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的局面。在市教育局组织举办乒乓球比赛,1人荣获第三名;田径、踢、毽跳绳比赛中,总成绩荣获乡镇第五名好成绩;体育抽测达标率达到95%以上,切实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四、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勇创佳绩。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
测试结果:
优秀率 | 良好率 | 合格率 | 不合格率 |
13.96% | 37.77% | 54.04% | 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