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58XN/2024-13331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构: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组配分类: 经济建设

第143356号:关于“加大政策激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智能建造领域”的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06-28      来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字号:

林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政策激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智能建造领域”的提案已收悉,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体现了您对我市建筑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全力做好有关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制定智能建造政策体系,支持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近年来,我市立足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大量工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建筑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和区市政府为成员单位,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强化上下联动,市县两级住建部门成立建筑业发展和财源建设专班,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切实将行业发展推向纵深。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烟台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烟台市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绿色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烟台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智能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市住建局拟成立烟台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写《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烟台市智能建造技术装备应用目录(第一版)》《烟台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指标》等文件,以高标准推动智能建造发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二是明确发展路径。开展全面体检,对全市绿色建造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精心绘制了包含4大板块、75个门类的产业链发展全景图谱,选取8个主干产业作为培育和招引主攻方向,制定出台《烟台市推进绿色建造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围绕绿色设计、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运维4个环节,确定了“百项任务”和“百企培强”计划,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市住建局在积极探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为更好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引导作用,我们积极申报试点,先后获批“新城建”国家级试点城市,“1+2”平台建设(数字底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一体化数字住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获批省级BIM试点城市,BIM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1个园区、4家企业公布为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示范效应明显。

四是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省级推出《关于进一步支持建筑业做优做强的若干意见》,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局不断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让每个建筑企业都清楚“有什么政策、能享受哪些、怎么去申报”,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政策支持的宝贵“窗口期”。为加强政策兑现,2024年我局印发《关于申报2022-2023年度建筑业奖励资金的通知》,切实做好2022至2023年度建筑业奖励资金申报和发放工作。

二、加大培育智能建造企业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建建筑业政银企联盟、绿色建造产业链联盟、绿色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和装配式钢结构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等5家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支持万华集团设立国家级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飞龙集团获评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国检集团与烟台大学、市建筑设计院成立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鼎驰木业与中国林业科研院、南京工业大学成立低碳木结构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围绕智能建造、高品质住宅等11个方面开展研究,完成各类技术课题研究14项。

二是强化平台支撑。1.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进绿色建造BIM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平台和绿色建造一体化供应链智慧平台2个平台建设,计划在数字设计、施工图审查、智能施工、绿色建材供应链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后期运维等阶段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形成数字化资产。2.打造金融支持平台。强化政银企平台,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对绿色建造产业投放不低于600亿元的专项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专项贷款591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3.打造产品交易平台。建成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绿色建材“四库一平台”(企业库、产品库、项目库、专家库和产品交易平台),将我市生产的77种绿色建材产品全部纳入其中,供需求客户选择购买,为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三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本地重点培育万华聚氨酯、飞龙超低能耗门窗、鼎驰木结构、蓬建杭萧钢结构等主打拳头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外地瞄准16省市、89家头部和“专精特新”企业实施靶向招引,先后与深圳嘉达、上海克络蒂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成功扶持环保疏浚、飞龙集团、蓬建建工等3家企业晋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打破了我市长期以来“一枝独秀”局面。高标准打造建筑业总部基地,在全市构建以蓬莱、福山为领建园区,莱山、莱阳、龙口、牟平为关联园区的绿色建造产业园区布局,协同招大引强、培育“专精特新”,先后招引64家建筑业央企强企落地烟台,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是强化示范带动。积极开展智能建造企业和项目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智能建造骨干企业,以点带面发挥引领作用,建立烟台市智能建造项目库、专家库,7家企业、14个项目入选全省第一批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18家企业加入全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形成以飞龙集团、蓬建建工等特级资质企业为引领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三、加快智能建造人才培育,构筑人才高地

一是充分利用“烟台市绿色建造产业链联盟”和“绿色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装配式钢结构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培养应用BIM技术、绿色智能建造关键技术、装配化建筑施工等建筑企业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研究建立智能建造人才评价体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

二是建立智能建筑专家库,服务日常的管理工作;引入高校智能建筑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或柔性引进外地人才;聘请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建立智能建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依托中建三局进行实地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中建科工杯”“BIM+”大赛等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所有项目经理必须取得BIM资格证书。

四、推动智能建造标准化建设工作,打造工程建设标杆

一是坚持标准先行,要制定烟台市智能建造试点示范评价标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具体明确的标准体系,让试点建设有目标、有路径、可评价。二是打造精品引路,在全市精选有基础、有条件的项目、企业、工厂(园区),充分运用智能建造技术提品质、降成本,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试点成效。三是拟制定《烟台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价表》,建立全流程的评分体系。从前端设计BIM应用,施工阶段信息化,现场装备智能化、现场监控平台化,到采购材料平台化,交付、运维数字化进行全过程整体评价。四是全域推广扩面,建立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清单滚动发布机制,定期组织智能建造观摩培训,评选发布智能建造创新服务案例,引导企业拓宽智能建造应用场景。

下步,市住建局将聚焦技术创新,重点推动万华集团与山东建筑大学合作成立省级重点实验室,推进绿色技术研发创新,实现不少于5项关键技术突破。推进中建材出口产业园、富煌华茂钢结构智能制造等24个在建项目加速建设,力争16个项目年内投产,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强、集群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模式业态新”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殷切期望您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局将虚心接受、认真改进。

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