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360F/2024-12127 成文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组配分类: 教科文卫

第1803091号:“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对居民吸引力的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4-06-28      来源: 市民政局

字号:

王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对居民吸引力”的建议收悉,我局进行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升服务是加强基层医疗建设的关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保障支撑。烟台市民政局以贯彻落实《烟台市养老服务条例》为主线,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养老机构254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82处,各类养老床位8.45万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始终保持100%。

一、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医养融合步伐

支持鼓励实力强、有条件的医院和医养结合机构托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医疗康复资源下沉,不断提升社区医养服务能力。引导养老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延伸服务范围,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打破传统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界限,促进三者有效融合,扩展和改进养老服务项目,满足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具有烟台特色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每月探访关爱不少于1次。

二、针对您提到“拓宽社区医养服务能力”的建议回复

严格落实医养结合服务标准规范,提升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技能(康复)人才培训,提升康复护理水平;医养结合机构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方面适用同等政策;将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纳入好医生、好护士等推选范围,增强职业荣誉感、归属感。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联结社区医疗资源,满足社区老年人日常看病需求,面向的群体以自理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运动需求及部分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为主,推动医疗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促进医疗与养老机构相互合作;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数据对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精准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探索养老机构外派医护人员、护理员等“派驻式”医养服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医养结合重要平台,推进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功能建设,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互补共享;鼓励有条件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配备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设施设备和器材,与周边医疗机构动词“嵌入式”发展或者签订合作协议。

下一步,我们将以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市医养结融合发展,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市级公共财政投入。推动各区市落实属地责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居家养老的倾斜支持力度,健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以奖代补”补助政策,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三、针对您提到“发展社区康养服务能力”的建议回复

统筹打造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为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快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加强老年相关疾病疑难危重症的诊治研究,推广适宜有效的诊疗技术;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营养改善、口腔健康、痴呆防治促进等专项行动,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中医药保健指导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一是强化社区居家医养康养能力。按照方便就近、互利互惠的原则,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通过制定医养转换标准及操作规范,便利老年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享受到医保相关政策。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二是构建智慧养老数字平台。支持日间照料中心创建“互联网+养老服务”等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立足老年人实际需求,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全市一体、信息共享、协同高效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纵向贯通市、县、街道、社区和家庭的联系,横向通达医养康养服务供、需、管三方的呼应,为居家社区养老提供高质量信息化服务。


烟台市民政局

2024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