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布”病不简单

日期:2024-06-25     

字号:

一、布鲁氏菌病到底是什么病

1、布鲁氏菌病,属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布病、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猪、犬等动物。

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二、布鲁氏菌病临床主要表现

(1)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伴有寒战、关节肌肉酸疼、大量出汗等。

(2)多汗,尤其急性期患者明显,可湿透衣裤,甚至导致虚脱。

(3)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是最常见的症状。

(4)部分患者上述症状不明显,仅出现腰膝大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症状。

三、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牛、羊、猪等家畜,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

四、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布鲁菌病病原体主要存在病畜体内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布鲁氏菌随乳汁、精液、浓汁、流产胎儿、脑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土壤、用具等。

1、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检验人员等。

2、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体内。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3、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五、得了布鲁菌病怎么办

多数布病患者如及时治疗,方法得当,一般预后良好。所以,为防止布病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影响身体健康,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抗菌为主,联合、规范、全程用药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六、控制传染源

加强畜间检疫管理,买卖家畜要有免疫证和检疫证,避免将病畜买回家。

对于检疫阳性的病畜要全面扑杀,病畜流产物要严格进行深埋(0.5米以下)或烧毁处理。

七、切断传播途径

家畜一定要圈养,不得散养或串街乱走。家畜要远离农舍、居民点和饮用水源,减少人与畜的接触机会,避免水源被污染。

对于病畜及其流产物污染的圈舍和场地,要彻底清理和消毒。

各种乳和乳制品,要消毒后食用,切记不食生拌肉或未熟透的肉。

皮毛加工、检疫检验和畜圈清扫等从业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

接羔助产人员、屠宰工人,除备有工作服、帽子、口罩外,还应带橡皮围裙、胶皮手套和胶靴。不要赤手抓流产物和屠宰家畜。

八、保护易感人群

从事牛羊养殖、宰杀等工作或前往过布病疫区人员,若出现发热、多汗、肌肉关节酸疼等症状1-2 周无缓解,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