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国翠小学2023-2024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4-06-12     

字号:

理论指方向   课标再研读

课程标准是我们实施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学科教学活动的指导蓝本。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为切实让教师继续学习好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主旨,更好地分析、掌握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新版课程标准的理念,学校语文教研团队在本学期开展了第二轮“学课标、用课标”活动。

一、语文学科

  首先,学,然后知不足。语文团队安排每月2次学课标活动,做到“三提前”:提前规划好学习内容,提前安排分享教师,提前安排好分享时间。每次课标学习,周安排教师自主学习,然后在分享中进行深入理解。本学期全体语文老师在五个教研团队的精心准备、团结协作下,时文丽、姜璐、武旭燕、陈波、于昕平、赵丛丛六位老师代表各自在团队分享,分别把六大任务群的要点,结合实际教学,深入解剖,大家以图文并茂形式分享课标重点要求和教学实践体会,让所有教师在交流学习中收获满满。

其次用,然后定方向。结合课标学习,在听评课过程中,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依据课标,评课教师也依据课标进行评课议课,评价有出处,把学习课标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有力地结合,老师们在学中理解,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大家以学定教,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呈现了一堂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优质课。课堂中教师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精心设计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在学校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优质课老师有:孙茂苑 胡悦 陈波,老师们不仅在学校优质课比赛中精彩绽放,参加上一级活动更是捷报频传,张凤丽老师参加烟台市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这更体现出众人拾柴焰火高的真理。

最后,展,然后促成长。自2022年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新课标以来,学会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成为了孩子学习

的重中之重。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在学段目标中明确描述了各学段阅读

整本书的目标和要求,从“尝试阅读”到“初步理解主要内容”,到“把握主要内容”,再到“建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与经验”。我们学校在书香润泽童年,阅读传承经理念引导下,全体语文团队老师对于课标中关于读书的要求高度重视。从开学初针对学校阅读计划每个教研团队都系统细致的对本学期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规划,从制定计划,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到对阅读时间的合理安排,再到展示平台的及时搭建,老师们引领学生在有序的拓展阅读中徜徉书海,拓宽视野,交流展示,提高能力。同时每个班级的阅读活动丰富多彩,不管是好书推荐还是阅读分享,不管是伙伴共读还是亲子阅读,学生兴趣盎然,收获颇多。在阅读展评和诵读展示中学生的表现精彩纷呈,学校的亲子共读和经典诵读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我校推送的经典情景剧也分别获区级和市级一等奖,并参加省级比赛。

二、数学学科

20243月至20246月,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主题为《研读新课标,探索新课堂》——系列学习交流分享活动。

(一)专家引领明方向。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制定新课标学习与研读计划,扎实有序推进研究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全体教师一起学习史宁中、张齐华、徐斌、华应龙、俞正强等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新课标的修订背景与要点、理解与表达、课标内容的变化及教学方法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根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为老师们指明教学方向。

2)自学蓄力赋成长。为使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根植于教师心中,熟稔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老师们利用工作之余、暑假期间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自主学习。学习中,老师们认真学习,撰写心得。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为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理念,探索新方向,实现新突破,落实核心素养打下基石。

3)集思广益促提升。为进一步提高新课标学习成效,我校骨干教师团队的四名教师引领新课标学习。活动前期,老师们共同梳理,划分领域,相互交流。胡美玲主任给大家分享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解读》,胡主任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抓住“变”字,结合新课标修改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四个领域具体变化的解读,与老师们共同梳理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及新旧变化。胡主任结合五年级学生学情,对数与代数领域的算理一致性进行强调,就如何将数的运算教学形成知识网络,构建数学体系,更好的解决教学难点给出建议。新课标“新”在哪里?孔向荣老师的《聚焦新课标研读,促进教学思与行》的分享中,对新课标的六大亮点进行分析。分享中,孔老师就“为什么要整合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主题”“如何建立核心素养与具体内容要求联系”“为什么在小学里要学习图形与几何”这三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认识三角形》这一课例,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三角形”概念、表述三角形概念、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相应的核心素养的方法做了详细分析。罗楠老师分享的“《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之我思我见”中,从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构成、内容、特征、作用以及价值五方面对新增的“学业质量”进行解读。罗老师强调,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路广昌老师分享的《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与想法》中,从学段名称变化、内涵、内容、重要性、实施建议多角度解读“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强调新课标更集中指向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路老师结合实践案例“阳光下的测量”和“密码的保密等级”对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设计实施进行讲解,为老师们提供了借鉴性和指导性。通过上述活动,老师们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攥指成拳展合力。学思结合方不惘,锲而不舍方成器。经过近4个月的第二轮新课程标准学习,621日下午,数学组开展“探索新课标,赋能向未来”的总结交流教研活动。活动伊始,原学涛副校长对数学组探索新课标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并总结,接下来,老师们分为四组,结合课标学习心得,发挥集体智慧,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结合教学实践,现场进行教学设计,以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并分享交流。

第一组,老师们交流的主题是《小数、分数除法一致性教学建议》。教材中的分数除法,其法则是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从中可以看出分数与小数除法算法及算理都有明显差异。老师们探寻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一致性,对学生如何进行整体思考、自觉迁移,实现整数、小数及分数除法运算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作以说明。第二组,老师们结合课例《认识三角形》进行分享。老师们沿着看三角形——说三角形——画三角形——辨三角形的教学路径来阐述设计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想上,紧紧围绕着落实核心素养来展开。同时,对核心素养在本节课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深入交流。让老师们就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日常教学课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第三组,老师们分享的主题是《感悟运算一致性》,老师们侧重对将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转换为整数除法的教学路径进行分析。从如何迁移单位细分的经验,解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能否验证商不变规律的正确性,如何帮助学生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感悟运算的一致性进行讲解,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运算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及运算之间的联系,打通分数除法、小数除法、整数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除法运算的一致性。

学习新课标是一种需要,读懂新课标是一种提升,践行新课标是一种能力。此次“学课标、讲标课、用课标”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促进了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对新课标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更为学校未来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心中有“标”,依“标”施教,始终是学科团队不变的教学宗旨。学习新课标,我们一直在路上.....

三、教学研究成果

2023年9月,原学涛副校长在芝罘区教科研工作例会上做了题为“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经验交流;

2023年11月,原学涛副校长在烟台市教学改革项目推进会上做了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实践活动设计研究”的经验交流;

2023年12月,胡美玲主任在芝罘区课题开题会上做了题为“网络画板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典型发言;

2024年4月,国翠小学承担的烟台市核心素养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完成预期研究任务,通过结题。


 

QQ图片20240726184959.jpg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