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一味中药材之桂枝

日期:2024-06-11     

字号:

桂枝取自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于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可得。桂枝是辛温解表药中的“温婉女子”,不少人喜欢称其为“温桂枝”。《神农本草经》还将桂枝列为上品,可强身保健,为诸药先聘通使,也就是药中“顶流”的意思。书中说它“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一个“主百病”,就足见桂枝其能力

桂枝取自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于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可得。桂枝是辛温解表药中的“温婉女子”,不少人喜欢称其为“温桂枝”。《神农本草经》还将桂枝列为上品,可强身保健,为诸药先聘通使,也就是药中“顶流”的意思。书中说它“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一个“主百病”,就足见桂枝其能力之强大、应用之广泛。

桂枝的小故事

传说乾隆年间,浙江永嘉县城有一个富户倪富昌,他的小妾得了伤寒,请名医金慎之医治。金慎之一搭脉,断定是伤寒,于是便用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因为考虑到小妾平素体弱多病,怕不耐药力,所以金慎之只用到了三分桂枝。倪富昌拿到药方后,便到当地的药房“三益堂”按方取药。当天服下药物后,没想到第二天,小妾竟然身亡。倪富昌悲气之下将金慎之告上了公堂。金慎之心生疑惑,方子没错,病亦对,到底是何故人亡?便让官府传“三益堂”老板查对,说方药无误。后查药渣方知,原来“三益堂”新来的学徒将三分误认为是三钱,配药过重,导致误人性命。最后,县官断“三益堂”承担倪的丧事全部费用,并在墓旁建起一座亭来,就叫“桂枝亭”,因为这件事就是因桂枝而起的。金慎之自写联解嘲曰:“时来砒霜救人,运去桂枝丧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