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科学教研活动成果汇报

日期:2024-05-07     

字号:

汇报的主题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评教一致性课堂建设》。从目标定位,课堂建设计划,课堂建设推进策略,课堂建设成果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目标定位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向课堂要质量,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课堂建设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我们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专业化科学教师团队。二是落实科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课堂建设计划

沿着“学-磨-评”的推进路径展开课堂建设。学是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名师学。磨是个人研课,组内磨课。评就是评教评课。

三、课堂建设推进策略

课堂建设推进策略有四个方面。

理论学习,夯实基础。研读教材,把握科学知识本质。观精品课,提升自身素养。磨课评课,教师共成长。

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我们全体科学教师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指导纲要》、烟台教科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部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海阳市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等。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全体科学教师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评-教一致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课堂建设打下了理论基础。

教材培训

我们组织科学教师进行教材培训,重点是四五年级的教材,采用集体培训+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是确立教学目标,解读文本,研讨主要教学活动。通过培训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对科学知识的把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集体备课

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我们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由四位科学教师分别从四个领域中各选一节课进行个人备课。对这四节课我们进行集体教研,其他教师对备课进行修改,主备人汇总修改意见,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比赛

每学期对教师学科能力专题测试是我校的常规。这学期我们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设计需要呈现“学科核心素养”“学评教一致性”,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从结果来看,我们的培训是有效的,很好地促进了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观精品课

我们观看了《秋季星空》《我们的住宅》以及齐鲁大讲堂中的精品课例,老师们反复揣摩,取长补短,在研究中成长。

磨课展课

课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我们重点围绕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以学评教一致性为基本理念,展开磨课活动。由李玉泉老师出示了一节《导体和绝缘体》示范课,然后我们重点打磨了毛文昭老师《弹簧里的学问》这一课。

先个人主备,然后我们围绕“针对学习目标,设计怎样的评价任务、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集体研讨。教师第一轮执讲后,再进行集体研讨,对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及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修改,用修改后的方案再进行课堂打磨。集集体的智慧,不断思考、改进、提升。

四、课堂建设成果

(一)初步探索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1.以“问题情境”为导向,引发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进行实验探究,激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师方面

教师的科学素养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更加专业化。

(三)学生方面

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