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1415/2024-10552 成文日期: 2024-05-07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组配分类: 社会建设

第143055号:关于对“加强卫生健康工作,增设公共场所AED急救设备”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05-07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字号:

仲晓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卫生健康工作,增设公共场所AED急救设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心源性猝死成为最危急的急症之一,救治需要争分夺秒。据医学研究,对于心源性猝死病人,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CPR(徒手心肺复苏),3-5分钟内实施AED电击治疗,可使其存活率达到49%-75%。故救治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手段是早期实施CPR与AED除颤,最理想的做法是公众在第一现场早期实施AED除颤。

一、前期开展工作

(一)2016年,联合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12个部门制定下发《烟台市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新开展公共场所安放AED活动,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绘制自动体外除颤器配备地图,方便市民查阅。

(二)2019年,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红十字会共同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部门职责,推进在机场、汽车站、火车站、学校、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区域和公共场所,合理配备和使用推广AED工作。

(三)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将AED配置纳入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2020年,市财政部门出资70余万元,购买AED26台配置至公共场所,持续优化了我市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140余台。

(四)在做好专业急救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入国际“第一目击者”急救的理念,加强对市民的急救普及宣传,深入开展了急救知识进农村、社区、学校、警营、军营、老年中心等工作,还借助防灾减灾日、健康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及有关医疗机构专家到广场、社区进行急救知识宣传,并现场进行急救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市民急救知识的知晓度。

二、下步工作打算

您的建议对于完善我市社会公共急救体系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下一步,我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支持。学习借鉴全国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烟台市重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三年行动方案》,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单位购置等多种方式,统筹规划推进全市人员密集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同。积极对接市发改、财政、应急管理、红十字会等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方式,增进全社会关注AED配备、学习AED 使用的热情,共同提高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配置AED的作用和意义,积极推广普及急救知识。鼓励支持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全民应急救援常识,提高普通民众参与急救意识,形成人人既是参与者,人人又是受益者的良好救援体系。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