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01、开发性气胸
1、临床表现:
(1)胸部外伤史:常见于开放性伤口,随呼吸气体由伤口溢出。
(2)症状:显著的呼吸困难、发绀、部分血压降低。(3)体征:检查除有气胸体征外,气管、纵隔常向健侧移位。特征性的体征是胸壁上有开放性创口,呼吸时空气经创口进出胸膜腔,发出特殊的吸吮样响声。2、急救处理:将开放性气胸立即变为闭合性气胸,赢得时间,并迅速转送。使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器材制作不透气敷料和压迫物,在伤员用力呼气末封盖吸吮伤口,并加压包扎。转运途中如伤员呼吸困难加重,应在呼气时开放密闭敷料,排出高压气体后再封闭伤口。
02、一氧化碳中毒
1、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最初感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头痛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晕厥。一般神志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消失。
(2)中度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之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搐、昏迷、两频、前胸皮肤呈樱桃红色。
(3)重度中毒: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涼、瞳孔放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如痴呆、癫、肢体僵硬或瘫软或心律失常。
2、急救处理:
(1)第一时间关闭明火: 闻到有煤气味后,不开灯,不接触门铃,不点明火,防止发生爆炸。救护人员要确保安全(用湿毛巾捂口鼻),关煤气等。(2)脱离中毒环境 :打开封闭房间的门窗,让患者立即呼吸新鲜空气;(3)合适的卧位:①立即将其安置成侧卧位,并松开患者衣领,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及脉搏等情况,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且无旁人协助,施救者在做心肺复苏的同时,还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将 中 毒者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②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以防呕吐物误吸人肺内导致窒息 。
03、心绞痛
1、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感,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
2、急救处理:(1)患者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以减少氧消耗,延缓或减轻心绞痛发作程度。(2)立即让患者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若5分钟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可再次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同时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若手头没有硝酸甘油,也可以含服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但需要注意血压变化,不可反复多次服用上述药物以防血压低于正常。(3)出现呼吸困难,可坐起或背后垫高,斜靠在床上。备有氧气设备的可以吸氧。(4)出现晕厥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应立即将患者面部向上搬放到床上,摔倒的患者应脸朝上就地平卧于地板上,抬高其下肢15秒以增回心血量,松开患者的衣领,解开过紧的衣服。若患者意识未能立即恢复,应使患者头尽量向后仰,以防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5)对猝死者立即就地行心肺复苏,即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04、急性心肌梗塞
1、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胸痛胸闷+大汗,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是在胸部正中,或者在胸部中间偏左部位出现疼痛,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这种胸痛、胸闷像胸口放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现实中急性心梗的胸痛症状,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2、急救处理:(1)保持镇静,休息制动:请保持镇静,安静休息,躺着舒服就躺着,坐着舒服就坐着,但一定不要活动。家属也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因为任何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速心肌坏死,加重病情。
(2)立即拨打120,送医院就诊:心肌梗死一旦发生,不是一般的药物或方法能缓解的,尽快去医院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①患者绝对不能自行去医院,即便自觉症状轻微也不行。一方面,此时任何轻微活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另一方面,心肌缺血时极易引起室颤导致猝死,如果有急救医生在身边,及时抢救,90%的猝死就可以避免。②一般不建议私家车送医院,而是等120急救车送医,除非急救车不能及时赶到。首先,120会做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用相应药物治疗;其次,120会前往有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并提前启动导管室,进一步压缩抢救时间;再次,120急救系统正在建设数据库,若相关患者日后再发胸痛,大数据会进行预判、分析。
05、鼻出血
急救处理:正确的止血方式为:用拇指和食指紧捏鼻翼根部,压迫鼻中隔的前下方,同时身体略微前倾,保持张口呼吸,一般压迫5-15分钟就可以止血,如果15分钟后仍未止血,建议立即前往耳鼻咽喉科就诊。
06、蛇咬伤
1、急救处理:
(1)脱离:立即远离被蛇咬的地方,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离开 ;如果是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应立即转移到岸边或船上,以免发生淹溺。
(2)冷静:被蛇咬了之后,尽量保持冷静,切忌慌张奔跑,不然血液循环会加速,蛇毒经过血液循环侵入人体也会加速。被咬伤部位应限制活动。
(3)认蛇: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头、蛇体和颜色与花纹,有条件者最好拍摄致伤蛇的照片。现场最好不要企图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4)解压: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 、脚链、手表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伤害。
(5)结扎:可用绳子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条进行结扎,结扎的时候,远心端可以摸到动脉的搏动,这种松紧度,那种橡胶管绑的松紧度差不多。每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结扎3分钟。
(6)清洗伤口:被蛇咬伤后,应在结扎或扩创后因地制宜地用清水、冷开水等反复冲洗伤口。有条件的可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安多福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残留的毒液。
(7) 放血排毒:被银环蛇、金环蛇、眼镜王蛇、眼镜蛇等神经毒或混合毒蛇咬伤者,特别是要经过较长时间(2小时以上)才能赶到医院者——
可用三棱针在伤口及周围针刺放血以排毒,也可用刀片在伤口处行“一”字切开放血,但注意不要切开过深。
而可以在短时间赶到医院者,则一般不主张切开放血。
07、异物卡喉处置
急救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
08、脑中血
1、临床表现:
(1)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2、急救处理:
(1)让病人平卧,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再度出血。
(2)躁动时可给予镇静药物,如肌注或喂入10mg安定等药物。
(3)高热时,可在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处放置冰袋或冷水湿敷等物理降温方法来降低脑代谢率和耗氧量,增加脑缺氧耐受力以降低颅内压。
(4)血压高时,一般不急于用降血压药物,舒张压高于100mmHg时,可采取头高脚低位(头端床脚抬高30度);当舒张压低于100mmHg时,则采取头低脚高位(脚端床脚抬高30度)。
(5)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病人采取卧位,并禁食。
(6)若出现休克、心衰及心跳骤停时,应即紧急处理后,送往医院急救。
(7)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因此发病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09、烧/烫伤
1、临床表现:
Ⅰ度(红斑性烧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敏感,表面干燥无水疱
Ⅱ度(水疱性烧伤):
浅Ⅱ度:剧痛,感觉敏感,有水疱,疱皮脱落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
深Ⅱ度:感觉迟钝,有或无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创面潮湿
Ⅲ度:痛感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严重时可伤及肌肉、神经、血管、骨骼和内脏
2、急救处理: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受伤的部位,如有衣物遮盖请脱下或剪去衣物,疼痛明显者可将伤处持续泡在清水中,为减少外界污染用纱布盖住伤口,完成以上步骤,情况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10、低血糖
1、临床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焦虑、饥饿感、出汗、心悸、震颤等症状和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体征。
(2)中枢神经症状:虚弱、头晕、头疼、乏力、行为异常、抽搐、昏迷等症状。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在晚间发生低血糖,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可能会危及生命。
2、急救处理:
(1)就地休息:立即就坐并将头部垫高,以减轻低血糖不适;(2)迅速补充糖分:口服15-20克糖果(水果糖、白砂糖、巧克力、蜂蜜等)或含糖饮料(可乐、果汁等),切勿饮用低热量饮料或甜味剂食品。对于服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不宜使用糖 (白砂糖、方糖或冰糖等),可补充葡萄糖,因为这三种药物可使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速度减慢,使之不能迅速升高血糖;(3)测血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测量血糖值,以确认是否低血糖,如果血糖值恢复正常则视为自救成功;(4)再次补充糖分:若服糖后血糖值仍然低时,再口服10-15克食糖或零食;(5)拨打120电话,立即就医:如果症状仍然存在,应立即拨打120求助,并前往医院就诊。
11、脚踝扭伤
1、临床表现:
伤后迅速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随后出现皮肤淤斑。严重者患足因为疼痛和肿胀而不能活动。外踝扭伤时,在尝试行足内翻时疼痛症状加剧。内踝扭伤时,在尝试行足外翻时疼痛症状加剧。
2、急救处理——POLICE原则
(1)抬高患肢(elebation),抬高患肢促进消肿;
(2)休息(rest),在支具或石膏保护下休息,减轻疼痛,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3)冰敷(ice),冷敷肿胀部位,可用冰块、冰袋、冷制品冷敷患处15-20分钟,每天6-8次,每日冰敷总时长2-3小时,急性期建议冰敷,24-48小时,24小时后可以外敷活血消肿药物,冰块不可直接外敷肿胀皮肤,可以毛巾、布袋包裹后外敷,避开导致冻伤皮肤;
(4)加压(compression),用绷带对损伤的踝关节进行适当包扎,以减缓出血,预防严重的踝关节肿胀;
(5)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在排除骨折的情况下,可穿硬质护踝或充气护踝支具保护无痛下进行锻炼,包括部分负重下锻炼,循序渐进下开展锻炼,注意力度和进度。
12、癫痫
1、临床表现:
癫痫大发作是指全身阵挛发作,包括意识障碍、突然跌倒、惊叫、咬破舌尖、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颈项僵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阵挛现象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伤害自己的动作,如跌倒、外伤、抽动过程中导致自伤,伤害他人等。
2、急救处理
(1)将患者放平,头偏向一侧,去除假牙,松开衣领及腰带,保证呼吸通畅,避免向口内塞任何物品,帮助患者记录发作时间。如患者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撬开牙齿塞入东西,以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2)患者发生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强行制止,癫痫发作后陷入昏迷时,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任其适当休息,要保证其呼吸顺畅(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
(3)保护好患者,防止因周围环境对其产生的额外伤害,如摔伤等。
(4)患者癫痫发作时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13、心脏骤停
1、临床表现:(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心脏停搏后10s内,有时伴眼球偏斜。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s内。
(5)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s后。
(6)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s出现。
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