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数据库_烟台市 > 部门政策文件_烟台市
索引号: 113706000042596936/2024-10457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_环境保护,城乡建设_环境保护_其他
成文日期: 2024-05-24 发布日期: 2024-05-24
发文机关: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 有效性: 2024-12-31 有效
关键词: 烟台市 湾长制 海洋环境保护 统一登记号:
标题: 烟台市湾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湾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烟台市湾长制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4年湾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烟湾长办字〔2024〕3号


市湾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沿海各区市湾长制办公室: 

《2024年湾长制工作要点》已经2024年市总湾长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烟台市湾长制办公室

2024年5月24日


2024年烟台市湾长制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湾长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动全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海洋环境风险有效管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不低于95.7%的年度目标。

一、强化陆源污染控制

1.持续强化入海河流总氮治理。深入落细落实“一河一策”整治方案,组织入海河流上下游区市持续加强总氮污染防治工作。强化“一河一策”总氮污染治理与管控,推动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各项措施任务落实落地,以渤海区域的黄水河、泳汶河、界河为重点,全力控制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2.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监管。继续组织入海排污口整治现场核查,对入海排污口开展监督性监测,持续提升入海排污口整治实效。按照国家和省入海排污口管理的最新规定,完成入海排污口重新分类命名与编码工作,完善入海排污口监管台账。(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3.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加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建立长效管控机制,保障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指导沿海区市既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新增工艺单元、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提标至准IV类标准,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严格执行准IV类排放限值要求,切实降低总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责任单位:市城管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着力提高科学施肥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抓好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推进资源化利用高效开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2月底前完成30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二、加强海洋污染综合防治

4.开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海湾精细化调查。制定海湾精细化调查技术方案、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高质量完成相关调查监测任务,统筹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海岸线环境压力和生态影响调查,摸清海湾生态环境“家底”,为海洋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5.加快推进港口绿色运营。组织开展沿海港口码头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落实情况检查,推进渤海湾客(货)滚运输岸电常态化使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烟台海事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加大渔港水域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渔港不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及船舶向渔港水域排放污染物行为,倒逼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6.持续强化船舶污染防治。深入落实“船舶碧海蓝天”行动,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船舶设施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监管,严厉查处船舶航行途中非法排污、相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烟台海事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加大渔船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渔港水域拆船作业“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执法检查。(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进一步加强拆船作业污染防治监管,推动拆船作业活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烟台海事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开展船舶修造作业活动污染防治专项治理,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按照职责加强船舶水上修造作业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继续推进船舶与海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船舶建造企业绿色化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提升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烟台海事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7.监督指导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组织开展“净滩2024”专项行动,强化涉海部门协调联动,精准排查整治陆源排污、海洋垃圾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鼓励引导沿海各区市采取人工巡查清理、无人机航测、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治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落实市区滨海一线环境卫生保洁职责,完善沿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城管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加强渔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规范处置渔港和渔业水域垃圾,强化渔业生产生活垃圾清理整治。(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三、抓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8.严格海洋空间资源管控。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政策,常态化加强用海用岛监管,严格查处新增违法围填海行为。开展全市管辖海域海岛全覆盖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海域海岛海岸线动态变化情况,常态化加强项目用海监管。修改完善《烟台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推进沿海区市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全面实施,进一步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提升海岸带综合管控能力。(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加强用海项目审查,形成节约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空间格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9.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已获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进度,年底前完成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2024年度绩效目标,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财政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继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严肃查处涉海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0.强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做好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勘界立标、规划编制及监督管理等工作。(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按照《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确定的目标,持续巩固互花米草治理成效。(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科学确定增殖放流物种,开展增殖放流,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完成增殖放流17亿单位。以严格海洋渔业执法为抓手,坚决铲除使用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非法捕捞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土壤,进一步规范渔业生产秩序。(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1.积极推进海洋碳汇研究应用。编制完成《烟台市海洋碳汇工作实施方案》。支持依托海洋科研机构开展海洋碳汇CCER方法学的研究、申报等工作,积极争取列入国家CCER方法学。(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四、强化海洋环境灾害风险防范

12.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防范。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测水平,争设北方海洋环境应急处置中心,加快推进丁字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浮标建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3.强化海洋环境风险防控。统筹协调浒苔绿潮综合处置工作和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浒苔灾害影响。(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财政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持续做好海洋生态基础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等工作,构建更加多元的预警监测体系,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扎实做好灾害风险会商评估,加强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工作。(责任单位:市应急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4.增强海洋环境安全处置能力。加强海洋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指导沿海区市做好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实战演练工作。进一步细化海洋灾害应急应对工作流程,做好各类突发海洋灾害救援组织协调。(责任单位:市应急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推动督促沿海港口加强污染应急防备一体化建设。协同高效稳妥处置海上溢油等海洋突发环境事件,落实《烟台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责任单位:烟台海事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五、服务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5.推动海水养殖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陆基养殖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设备提升,推进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持续开展海上养殖容量评估试点,力争创建1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责任单位: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做好《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政策解读和宣贯,开展《海水养殖尾水监测技术指南》前期研究,将海水养殖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指导沿海各区市开展新建海水养殖项目尾水执法监测。(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6.服务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根据重点项目推进需要,做好海上风电环评服务保障、核电取排水口设置论证等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指导督促裕龙岛等重点海水淡化工程建设,落实《烟台市海洋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对区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补偿资金中予以支持。(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7.保障沿海废弃物海洋倾倒需求。根据沿海区市和重点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协调推动废弃物海洋倾倒区选划、倾倒许可办理等工作,服务沿海各区市经济社会发展。配合国家和省级审查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拟选方案的空间规划符合性。(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8.服务保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配合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做好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对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修复落实情况持续进行帮扶指导。(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19.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引领。制定八角湾、庙岛群岛美丽海湾建设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建立美丽海湾长效管护机制。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启动四十里湾、龙口岸段美丽海湾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20.深入落细落实湾长制。落实烟台市湾长制巡查规定,督促市级湾长开展巡湾,完善市级湾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与省级湾长制信息系统联动监管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配合省级湾长开展丁字湾、莱州湾省级湾长巡湾调研,常态化组织开展市县乡三级湾长巡湾和网格员巡查工作。开展2024年全市湾长制实施效果评估。(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21.完善责任落实督办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海问题整改的督促落实。对污水直排、生态破坏、垃圾堆存、环境脏乱、企业环保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依法处理处罚,严肃追责问责。(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烟台海事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22.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攻关。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推进谋划一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科技攻关项目。持续强化海洋碳汇、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海洋灾害事故应急保障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23.严格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制定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执法计划,开展“碧海2024”“美丽海湾2024”系列海洋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强化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废弃物海洋倾倒、海洋自然保护地、离岸排污口等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盗采海砂、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各类污染危害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烟台海警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2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深化开展“守护海洋”“河海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围绕海岸带治理、污染防治、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开展“小专项”,推动我市海洋公益保护的诉源治理、系统治理。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快检设备等新型取证方式,构建海洋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不断提高海洋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调查核实的质量和效率。(责任单位:市检察院,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25.提升社会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世界海洋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沿海区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新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宣贯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海洋、爱护海洋的良好氛围。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提供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线索。(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沿海各区市负责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打印 关闭 分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