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教学研究,构建高效课堂
(一)青年教师培养
基于我校青年教师占比大、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校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经过自身备课、组内打磨、公开展示、评价修正等环节,青年教师深刻审视自身优缺点,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二)复习课研讨
针对我校青年教师较多,复习阶段难度大、要求高等特点,各个教研组积极开展复习课研讨,并推选出教师代表进行展示评价与交流,进一步锻炼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师们的复习课水平。
(三)教学优质课评选
依托区级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教务处积极组织校内学科优质课评选,务求锻炼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积累比赛经验。经过组内初赛、校级复赛和校级决赛,选出教师代表我校参加区级决赛。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多位老师获得区级优质课,邓永霞、张文星老师进入二轮比赛。
二、依托信息化2.0,提升课堂效率
为深入探索和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新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的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便利,本学期学校依托信息化2.0示范校,教务处分别在开学初和开学后开展多次坚果AI课堂的培训。通过培训,老师们明确了要求,增长了知识,在课堂实践中检验成果,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案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落实教学常规,引领规范教学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开学初,教务处对教案、集备等常规的格式进行了规范和厘清。为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十月份和期末教务处先后组织了常规检查,并纳入教师考核。在检查中涌现了一大批批改认真、教学用心、严谨的优秀教师们,希望全体师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再谱新篇!
四、规范课堂常规,及时检查督导
(一)教务处课堂常规检查
为规范学生的常规管理,学校对每日学生的晨读和课堂规范进行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严格执行 “三姿”标准,晨读要求任课老师要协助班主任进行学生早到校的晨读管理。教务处每天对各班级课堂规范、晨读情况和晚托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到具体班级和教师,目前晨读和课堂常规进步明显。
(二)教学委员会推门听课
为了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组成的教学委员会,开展推门听课活动。通过本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学委员会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重点针对弱势教师,通过跟进听课,大大提升了部分教师的授课水平。
五、落实双减工作,规范五项管理
我校严格落实“双减”精神,努力做到“减量提质”,结合“五项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好作业公示与审批、作业量调查、睡眠和读物管理等工作。教务处先后下发了《“双减”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落实“五项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教师签订《“双减”责任状》,明确“双减”具体工作要求。
教务处共进行了5次作业、睡眠调查问卷,并采取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精准指导级部和教师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和体质健康的规范管理。
六、构建校课体系,助力全面发展
我校开设了33个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极大的丰富了我校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助力。
七、抓好学困生管理,建立工作档案
为了更好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务处制订《学习困难学生帮扶管理制度》,与教师签订《学困生帮扶责任状》,建立学困生管理档案,并定期进行学困生转化情况的反馈。
八、加强特种教室管理,明确职责
本学期针对特种教室室内物品杂乱等情况,教务处组织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通报。后续的记录、制度、卫生等还需要功能室管理教师的配合。
九、音体美微多向发展
本学期音体美微组实现多项发展,全面开花。美术组成功承办了市工作坊现场会;我校体育组代表队在2023年烟台黄渤海新区中小学武术比赛中荣获团体第三名。在2023年烟台黄渤海新区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全区第一名。校管乐队在市级比赛中获奖;期待各个组能认真总结本学期工作,下学期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