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发展规划】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教科研发展规划

日期:2024-05-24     

字号: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实验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重点工作

(一)课题工作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5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务处,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2-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务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二)校本研修工作

1.抓好常规研修工作——集体备课

(1)对进行的备课研讨活动进行详尽的记录整理

(2)研讨课程主抓三方面:一是教学设计本身的研磨;二是“互联网+”与课程的结合与使用;三是核心素养在课程安排中的体现

(3)继续进行相关课程整合的研讨和交流

(4)提交有关“互联网+”与学科相整合的开发与研究

2.继续抓好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研修工作——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

(三)课程体系建设

对校本课程体系进行归类整理和细化。

1.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操作模式

2.建立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保障机制

3.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设置方式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5.加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6.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四)青年教师的培养

1.青年教师成长例会的定期召开与培训

2.“青蓝”结对工程的延续和发展工作。

(五)教师专业化成长与校本培训

教师是开展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4.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为了更好的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我们将在开学后进行围绕课程体系与课程整合、课题申报与结题培训、互联网+与学科整合的相关培训,培训范围初步定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层面上。

三、工作思路

(一)管理建设与实施服务并举:

构建学校科研工作网络、完善以核心课题为抓手的科研体系、实现有效激励的系统化管理和相应的制度,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

(二)备课组与教研组分层运行:

从校本研究出发,在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研团队,营造校本专业学术交流氛围,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合作共赢精神的开拓型科研骨干队伍。

(三)课堂教学与课程研究并举:

以承担的重点课题为抓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发展趋势,并鼓励每位教师围绕重点课题,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

(四)教师成长与青年培养同步:

引导教师以教育科研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最终创造生动和谐的办学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深化、转化科研成果,避免低水平重复,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五)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1.做实校级课题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教科室将负责对课题进行分解,帮助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与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通过对总课题下小问题的解决达成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2.加强课题管理力度,建立校级及以上课题的中期检查与成果鉴定制度,开展科研成果评奖。

3.定期组织学术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两次学术研讨会,努力营造学术探究的气氛。

此教科研规划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开展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推动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使教科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更好的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提升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