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劳动课程,提升劳动技能
《新课标》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严格落实劳动教育1+1+X课时制度,上好每周一节的劳动课;课上教学生学会具体的劳动方法。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真正动手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
二、校内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情怀
1.学校利用农村学校的优势,分年级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结合“劳动周”活动安排,学生们在学校的带领下,在基地里种植、管理、收获菠菜、芋头等蔬菜。同学们在劳动基地上动手拔草、翻土、浇水,学习了不同的劳动技能,并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2.班级开展以“小桌洞大学问”“学校的地盘学校做主”“叠衣服”“整理书包”“剥大蒜”等为主题的劳动技能大赛。以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学会了怎样使用清洁工具,将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学会了将自己的书包、衣服等物品有序摆放。
三、借助劳动清单,锻炼劳动能力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实则却是孩子锻炼自学校的第一道门槛。学校根据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制定学校校的劳动清单,引导学生进行日常家务劳动。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家庭中主要培养自己洗漱、穿衣,清洗小物件,整理书包,会叠衣服等生活能力。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家庭中能主动打扫房间卫生,帮助父母清洗部分食材;五年级的学生参与家庭卫生清扫,学着为家人做营养早餐等。在家长的帮助下,同学们纷纷撸起袖子,清扫、洗刷、整理、收纳……劳动工具们也在他们手中发挥“魔力”,光洁如新的厨具、一尘不染的地面都映照着孩子艳如桃花的笑脸。
四、主题劳动实践,激发劳动热情
学校利用“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丰收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并评选出“劳动小明星”,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的观念。
五、牵手采摘基地,开阔劳动眼界
大山所村“猕猴桃采摘”基地,是学校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每学期学校们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体验和观摩,和采摘园的叔叔一起采摘、搬运,体会收获的喜悦;采摘基地里的专家还会带领同学们认识基地里的花卉;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劳动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劳动、爱上了劳动,也提升了劳动教育这一门课程的趣味性。它可以让学校和孩子们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学到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知识。
感受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之趣;收获劳动之果,品味劳动之韵;学校将会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为学生成长赋能!
辛安镇第二小学
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