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9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2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一至九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在教室门前、多功能室门前以及实验室前开设校内劳动基地。
在赤山村富水河附近开设校外劳动基地。
三、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1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基地建设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6-9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实施计划。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正确对美的认知,培养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校园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树美育、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氛围,提高全体师生的公民素养。
二、领导小组
组长:祝涛
副组长:于泾涛
组员: 张学法 周春蕾 李迎霞 王天骄 王晓东 高小涵及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一)从教师出发,提高教师相关理论知识,让理论在实际中发挥作用。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要求,让教师更多的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各地区各学校的优秀劳动教育案例,丰富教师的经验,开展研讨,结合学校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制定合理的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规划。利用家长会、班会、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劳动教育重要性的思维,争取家校联合,开展教育活动。
(二)落实各类活动清单
以树立中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根本指向,遵循劳动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文件中的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实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出符合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清单。
(三)建立校园劳动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1.利用好现有劳动教育基地,由班级包干,定期拔草、除虫、浇水等活动,结合科学课、生物课进行研究性学习。
2.划分班级卫生区域,学生对区域内卫生、绿植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四)建立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1.开展“文明班级”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督察小组,每天检查班级卫生区域,月末综合评价选出优秀班级,进行加分奖励。
2. 建立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成长档案,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将学生劳动知识学习、参加劳动实践和成果展示的情况真实客观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劳动教育清单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一)长期开展学生校内卫生值日活动,食堂开展学生轮流分饭、收拾餐盘活动,让每位同学学会打扫卫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根据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中的作物的成熟时间,分批对学生种植的作物进行收获,然后将作物与全校师生进行分享,并对空地进行种植新的作物。在这期间学生继续学习种植知识,掌握基本的播种、拔草、浇水、收获等劳动技能。
(三)结合节假日开展相关劳动和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如:
1.植树节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整理班级劳动教育基地。
2.国庆节全体学生观看十一天安门升旗仪式,期间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学生行注目礼;学生绘制国庆手抄报。
(四)结合种植和收获活动,开展“种植与节气的联系”、“种子播种的技巧”、“怎样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五)根据季节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劳动活动。通过出力流汗,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
六.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时,为了让全体师生了解五一节的由来、意义,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并树立向他们学习的思想,鼓励学生关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并以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五一节的由来、意义;
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五一劳动节;
3、让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并树立向他们学习的思想;
4、鼓励学生关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5、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并以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活动时间
4月25日——4月29日。
三、活动主题
劳动光荣,奉献最美。
四、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五、活动设计
(一)召开主题班会
向学生宣传五一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举办手抄报比赛
各班分别制作一期“五一节”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劳动节的内涵,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
七.劳动清单
小学低年级(1-2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1)家庭劳动
1.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2.每天自己洗脸、刷牙
3.自己洗脚
4.自己系鞋带、系红领巾
5.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
6.用餐时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
7.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2)学校劳动
8.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9.每周一次使用简单工具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10.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11.每月整理一次班级图书角
小学中高年级(3-5 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1)家庭劳动
1.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2.自己剪指甲
3.周末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4.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物 1-2 次
5.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6.每周清扫一次班级卫生
(2)学校劳动
7.每学期合作完成至少一次板报更新
8.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9.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劳动基地劳作活动
(3)社会劳动
10.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11.参加一次职业体验或农忙劳作
初中劳动教育清单参考内容
(1)家庭劳动
1.自己洗头、洗澡,刷鞋保持个人卫生,
2.整理衣橱,保持个人衣着整洁
3.每月洗一次枕巾、床单、洗衣、晾晒、收纳
4.每月独立为家人做一次三菜一汤一饭的正餐
(2)学校劳动
7.合作完成班级值周及卫生区的清扫任务
8.认领一种绿植,坚持日常养护管理
9.冬季每逢下雪后及时清扫校园积雪
10.每周至少参与 1 次餐厅餐具清洁
11.每学期体验一次图书管理、校内文明岗等岗位工作
(3)社会劳动
12.参与一次义工服务,如慰问老人、环保等活动
13.进行一次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职业体验
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学会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语言建构与运用: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分析人物精神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优秀劳动者的精神品质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和做出的贡献。
难点:理解优秀劳动者内在的思想品格、精神魅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钟扬感动中国视频(颁奖词部分)导入
二、学习任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第九景——一位普通的售货员”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研读第4课的三篇通讯,讨论:
任务一:他们是怎样感动中国的?
梳理与探究文本中相关内容,概括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理解优秀劳动者内在的思想品格、精神魅力。用填表格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任务二,我们是怎么了解他们的?
思考与探究这三篇通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事迹和思想品质的?从而了解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效果。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得出结论。
任务三,他们感动中国,将会对我们,对这个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个任务就是完成单元导语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通过学习优秀劳动者,关注社会的发展,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课前写一段话,谈自己的感想,课堂交流完成任务。
三、拓展训练:写颁奖词(拓展材料见附页)
学校举办“感动中国————我最崇敬的抗疫人物”评选活动。现在,请你给入选的张定宇院长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提前准备,课堂交流。
四、作业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九、成长档案
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