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式简介
“三字一法”作文教学法是由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孟繁英研究形成的以评改、评赏为重点的“写、改、赏、分项二次计分”作文教学法,简称“三字一法”作文教学法。是学校“合力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依据
(一)理论基础
1.教育学基础
本研究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旨在构建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习作教学模式。
2.语言学基础
语言学理论为习作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特别关注语言的生成性、社会性和语境性,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结构、功能和语用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3.心理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三字一法习作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它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建构性。
(二)实践背景
1.当前教学现状
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片面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善。
2.学生需求分析
学生需要一种能够激发他们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能的教学模式。三字一法习作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力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3.教师能力要求
教师需要掌握三字一法习作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课堂类型
评改课、评赏课
四、操作路径
(一)模式总路径
1.写。大力推进“先写后教”。“先写”即教师先让学生在规定的40分钟内独立成文。教师在单元学习之始就告知学生习作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准备,或查资料,或实地考察等。在“预告”之后,教师可通过“定向观察”“定向阅读”加以引导,但不做具体指导,意在淡化写前指导。
2.改。二次评改“评中教”。在学生成文后,教师进行第一次批阅,实施一次计分。针对“文面”“语言”“内容”诸个项目进行加减分,让学生习作的优缺点更为具象化。在一次计分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评改课,这是整个作文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会对优秀习作进行表扬,对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和修正指导。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计分的方法和步骤,课后学生根据教师的一次计分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教师会对学生修改后的习作进行第二次批阅,实施二次计分。对于已经修改无误之处,再给加上一次计分减掉的分数。对于修改后的闪光之处继续加分,最后形成该篇习作的最终成绩。
3.赏。学生经过二次评价达到习作目标后,将作文誊抄在大作文本上,并由小组长进行批阅,写好评语,力求双美(美化+美言)。评赏课上,学生共赏优文佳作 自赏习作亮点
(二)课型实施路径
1.评改课主要流程:温习回顾——表扬优秀——评改例文(找、标、计、改、得)——鼓励修改等。
2.评赏课主要流程:温习回顾——表扬优秀——学习评赏——总结鼓励。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4年2月份。
研讨、规划“三字一法”的内容及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三字一法”的教学模式,教研组长组织完成各年级相应的集体备课。
第二阶段:2024年3—7月份。
从评改课和评赏课两个课型入手,组织全校语文教学观摩,每节课后组织研讨。每周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与研讨,不断探索、改进“三字一法”作文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2024年9—12月份。
研讨习作评改课和评赏课,主要组织教师研讨备课、上课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集中问题展开课例研究,对于实施困难的教师跟踪听课,采取多对一式指导。
第四阶段:2025年3—7月份。
全面展开“三字一法”习作教学。每位教师都能独立完成“三字一法”习作教学模式的备课、上课。打造精品课型,推出骨干教师,形成学校“三字一法”习作教学氛围。
六、课堂模式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莱阳市高格庄中心初级中学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