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生物医药产业链及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人社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化医药前沿技术探索攻坚,主攻“六大创新赛道”,“核药、核医疗”领域作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之一,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购买服务形式邀请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编制《烟台市医用同位素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并于2023年3月印发,围绕政策支持、创新平台、项目布局、人才引育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亮点举措。在牟平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布局建设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产业园,重点打造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原材料生产、药物研发、中试转化、新药临床、产品生产、核药诊疗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二、针对您提到“加大已出台政策的推动和执行力度”的建议回复
规划出台后,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核药、核医疗”领域专题会议,围绕专用反应堆建设、医用加速器运营模式和BNCT精准医疗服务中心、核素诊疗一体化中心、核药临床基地落地等事项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规划中各项重点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高频次推进各项工作进展,助力东诚在烟台市牟平区规划的国际生命科学城内,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应用基地,全产业链布局引入蓝纳成、东诚核聚、益泰医药等核医疗相关产业项目,引入国内首台套自主知识产权加速器,全面推动“核药、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步,我们将在持续推进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基础上,围绕产业发展推进以下事项。一是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积极对接,推进国家放射性药品异地检测实验室落地,为园区企业提供权威检测服务,预计缩短检测周期半个月以上。二是协调市医药集团等有关单位,加快推动医用加速器尽快启动建设,解决部分医用同位素“卡脖子”难题,保障更多的核素药物产品早日上市。
三、针对您提到“加大人才引育工程的推行力度”的建议回复
《关于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人才引育工程,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等单位牵头实施。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2023年,我市深化顶尖人才“一企一策”“一人一策”引育机制,根据《烟台市“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团队)实施办法(试行)》(烟委人组发〔2021〕9号)相关政策规定,经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郑志明院士担任滨州医学院健康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对于人才(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和技术研发活动给予支持。在提升人才政策兑现力度方面,按照“分批开展、有序推进”原则,以人才最为关注的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发放为试点,开通烟台市人才补贴“一站式”网上申领平台,该平台全部打通学信网、社保库、婚姻库、房产库等7大类数据接口,可自动完成对比验证,自动判断是否符合补贴申领条件,审批公示结束后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申报人个人银行账户,全面实现市县两级人才补贴一网通办、全程网办。
市委组织部牵头构建“顶尖人才亿元支持、领军人才百万资助、青年人才万元补贴”扶持体系。对院士等顶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政策,以5年为资助周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或1.5亿元直接股权投资支持;对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在中央、省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以5年为资助周期,可再提供最高600万元的配套扶持,在省内配套支持标准最高、范围最广;对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博士、硕士、重点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专科生等五方面人员,每人每年分别发放3.6万元、2.4万元、1.2万元、6000元、3600元生活补贴,补贴3年;分别发放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等。
下步,各人才引育工作相关单位将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政策补助力度,以生活补贴、购房补贴、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吸引高端人才,做好人才政策资金兑现工作,对本地高端人才的突出贡献、重要成果进行奖励以留住人才。
市委组织部将牵头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服务供给,创新留才长效机制,切实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市人社局将配合组织部门尽快出台产业领军人才“优聘计划”政策。统一发布企业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岗位,公开招聘一批高端人才,纳入人才工程支持。同时利用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平台,采取以赛代评的方式遴选集聚一批生物医药领域创业人才(团队)、项目、企业来烟落户发展,培育更多支撑烟台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市教育局牵头,大力支持本地院校申报建设生物医药类硕博教学点,引导院校根据产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支持重点企业在院校设立人才工作站、建设定向人才培养基地。
四、针对您提到“整合烟台生物医药资源,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建议回复
我市黄渤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第21位,为了更好地提升园区竞争力,市科技局牵头,制定了《烟台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生命健康支撑技术”列为重点支持方向,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重大疾病防控、重大新药创制、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医用同位素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制一批疾病防治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主动布局、引进共建、对上争取等方式,共建设省级以上科学研究类、产业技术创新类、公共服务类、人才载体类等科创平台22家,为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市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宣传方案,多次邀请省级以上媒体来烟采访。2024年至今,共策划推出16篇宣传报道,包括国家级媒体报道4篇、省级媒体报道4篇、全国性商业媒体报道1篇、市级媒体报道7篇。其中,4月18日,山东省新闻联播播出《产业链上的“双向奔赴”》,报道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医用同位素领域产业布局,东诚药业获得重点关注,擦亮我市“医用同位素”产业新名片。
下步,进一步整合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增强产业竞争力,打响知名度。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生物医药及医用同位素领域技术需求,对创新性强的项目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给予立项支持,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二是推进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现有平台为依托,持续做好技术攻关,强化原始创新。发挥新药创制省实验室原创候选新药研究、新药临床前研究优势,立足烟台医药产业特点,加强与本地医药企业合作;支持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攻克缓释长效及智能控释技术、靶向病灶及特定器官药物递送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山东省抗体药物共同体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定制生产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产业化平台、人才平台5大平台。三是加强生命科学未来产业布局。在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医用同位素等领域谋划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创建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填补领域平台空白。四是举办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邀请全国各地高层次科研机构、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单位代表齐聚我市,分享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创新成果和投资机遇,研讨医药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邀请中央级媒体对会议进行统一宣传,提升园区影响力和业内知名度,大力宣传“创新好药·烟台制造”产业品牌,叫响“国际生命科学城”城市名片。
五、针对您提到“给予生物医药产业更多政策扶持”的建议回复
烟台市政府于2021年7月印发实施《关于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新一轮指向精准的差异化扶持发展政策,截至目前,该政策的扶持力度仍位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第一梯队。政策实施三年以来,在创新产品研发、落地生产、人才奖励等方面,我市生物医药企业共有69项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累计奖励金额3.25亿元,目前正在逐步兑现。通过政策支持,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仅用两年时间便吸引92家企业完成注册,签约落地东诚核聚、蓝纳成创新药物等产业项目40个。
2022年12月,省科创委办印发《山东省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引领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对在省内转化创新药(1类化学药、1类生物制品和1类中药)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最高给予6000万元资金支持。其中,东诚药业(包含旗下企业)3款创新药研发及1款仿制药落地生产均达到扶持条件,扶持资金预计1519.3万元。
下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优化政策兑现流程,规范兑现标准,修订新一轮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围绕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集聚发展、建设专业化园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人才集聚等方面,继续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将商请市财政局做好政策兑现工作。
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