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竞逐“低空” 乘势而“飞”

日期: 2024-05-23 16:58      来源: 大众网烟台

字号:

大众网记者 王亮 通讯员 王虹翔 姚志杰 梁龙 烟台报道

早高峰上班打个“飞的”?无人机穿行送快递?这样的梦想何时能实现?今年全国两会以来,“低空经济”成为热词,社会各界投以关注的目光。

向低空要机遇,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动能。在烟台黄渤海新区,蓝天与地面之间,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的“低空经济”正迎风而上、蓄势起飞。

海洋“低空+”场景探索

继去年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TP500大型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后,今年1月28日,TR100大型垂直起降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TR100是山东省自主研发的首个大型无人运输机型号,标志着黄渤海新区具备了大型无人机自主研制能力。

有了前期TP500、TR100等型号无人机的首飞成功经验,壹通无人机公司年内计划进行大型无人机海洋特色场景试运营,在国内将属首次。

“大型无人机飞行和飞机通航是一样的,搭建好航线,起飞后就开始自动航行,因此试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业达经发集团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该领域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满足试运营的条件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比如海风的干扰、飞行员的培训,甚至空运保险等等,都需要制定全新的规则。“这个举动就是要把平面的‘路’修到低空去,进而衍生‘路上的车、开车的人和因路而生的产业’。”壹通无人机研发团队勾勒出“低空经济”的未来图景。

成功是一次次“飞”出来的。壹通无人机公司总经理金舸介绍,黄渤海新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公司将依托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加快TR100和TP系列研发,全力推进跨海无人物流应用场景的试运行,打造海洋特色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目前,壹通无人机公司正在开展各型号的优先试运营准备。今年,TP500投入小批量生产,拿到适航证就可以进行商业运营;新研发的各型号无人机也将陆续开展试飞。

布局“低空经济”新支点

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入驻黄渤海新区短短一年,已经开展了TP500、TP1000、TR100等多款大型无人机研制,成为低空经济“新星”。这离不开黄渤海新区对低空经济的前瞻性布局和优渥扶持环境。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先后拜访法国空客、意大利DJ等企业,探讨飞机维修、客改货等合作可行性,并建立长效沟通合作机制。意大利DJ发动机公司也是壹通无人机的主要发动机供应商。

在黄渤海新区,发展低空经济并非“空中楼阁”。这里拥有完备的“三航”制造产业体系,在机械、电控、液压、材料等制造环节,与“三航”制造领域有很强的复用性,可就地转化为配套体系。例如,芳纶纸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制造,而泰和新材正是芳纶纸基材的供应商。

“无人机产业作为我国低空经济的新兴生产力,层次较新较高,要素需求较多,正好可以将现有的资源统筹和串联起来,共同迎来新发展契机。”黄渤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瞄准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工、沈飞集团、成飞集团等大型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目前黄渤海新区正快速推进TP500大型无人运输机装备基地。未来有望推进更多高科技、新型号无人机整机装备基地落地。

应用场景丰富,前景向好

低空经济发展方兴未艾,黄渤海新区的天空越来越热闹。

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黄渤海新区应急分局执法人员正操控多架无人机在顾家围子山起飞,巡查重点林区野外违规用火,危急时刻还可以投弹灭火。

云都海鹰无人机应用技术公司通过无人机搭载光谱相机收集数据,经平台分析处理后精准进行3D建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重要节庆日里,无人机表演、无人机航拍屡见不鲜……

这些日常可见的应用场景,无一不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以目前无人机技术,搭载不同工具即可实现快速赋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以前只在大家讨论中的“飞的”,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

但低空经济并不等于无人机经济,从产业链来看,低空经济包含上游的航天器生产制造、中游的服务运营和下游的应用端。眼下,黄渤海新区正加快整合各方面资源,在发动机、电机、电池、载具、操控平台等延伸配套产业链上,布局物流、应急、巡护等细分行业,拓展无人机运行管理、计量检验检测、应急测绘、海事巡航、旅游赛事等产业领域。

可期的未来中,更多“低空+”的应用场景正在诞生,层次更丰富的“科技感”将走入现实。“低空”跑道加速铺就,高质量发展“迎风而上”指日可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