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2023-2024学年度烟台市莱山区第一初级中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4-05-22     

字号:

(一)

1.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秋季开学以来,在王校长倡导和带领下,我校全面推行“小组合作下的211课堂“教学,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以此为突破口,抓好课堂主阵地,让学生站在C位,全面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自主学习成为常态,大大提升了课堂效果,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教研室驻校视导时也给予我们肯定与好评。

2. 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学实力

一学期以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千方百计申请资金与技术支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资金多达五十余万元,更换了9台最新的智慧黑板,新添了一台油印机、四台扫描仪、多台饮水机等。寒假期间我们又给每个班级更换了护眼灯,学校的两个简易录播教室和网络也在进一步建设中。这些投入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师的高效批改、智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构建“智慧化教学与小组合作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让课堂改革落地生花

为推动课堂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科教研规范化,我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推出“树标课——达标课——展示课”,与日常的推门听课相结合,全力落实“211”智慧型活力高效课堂模式,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研活动中涌现出许多精品课,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得到提高。在各学科组的多轮打磨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模式已初步建成。

4.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科组教师的共同进步。集体备课落实好“三环九步教研”模式,我们统一设计了模板,集备时要定主题、定主讲人。主讲教师主备,组内人员补充修改。研讨内容包括:PPT内容,授课时的重点难点及突破,进度完成率,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当堂检测的内容,周测内容及重要考点分享,交流阅卷感想,培优资料等。

5. 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开学初,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学科老师制定了学科教学计划,计划种类齐全,操作性强。一个学期里,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做到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上课做到因材施教,作业批改做到认真及时,课后辅导做到查缺补漏。 教导处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了教学常规检查,每次检查都认真组织,详细布置,详实记录,及时反馈,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真正做到“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6. 加强交流学习,强化队伍建设。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学科组先后与院格庄中学携手开展片区三三教研活动。同时,历史、数学、生物学科进行了联合教研,以推进学校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同时,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尤其是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提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学习、展示、提高的平台,老师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教育理念更加先进,专业发展也更上一层楼。

7.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挖掘学生潜能。

本学期我们不断探索有我校特色的小组管理模式,侧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先后组织了班级荣誉墙评比和“小先生”课堂比赛评比,两次活动都令人欣喜,既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期末复习阶段我们开展了小组争霸赛,掀起了冬季学习的高潮。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拥有了学习的热情,让老师们看到了孩子的潜力,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教育的温度。

(二)取得的成绩

学期关键词:改革

1.“学生自主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双轨并行。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开辟了荣誉墙,并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行落实,校长主抓,教务政教联合进行节节督查,并立即反馈。对我们学校来说,这种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是实现了从“无”到“有”。

2.从教到学的改变。经过多次学习,老师们的课堂观念在逐步提升。由关注教的状态、教的效果,到更多关注学生学的状态、学的效果。坚知果平台的运用,也提升了我们智慧化教学的水平,也为我们参加讲课及教学技能比大赛提供了新的途径。

3.听评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听评课有教师示范课(树标课)、教师过关课(达标课) 、教师展示课以及青蓝结对听评课、推门听课等多种听评课方式。 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实现了教师全员讲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得以提高,团队合作也更加密切。

4.教研方式的改变。本学期,为增加教研的有效性,我们采取了“教研活动周安排制”,排课更加精细化,明确到具体的教师、班级以及课型,每次听评课校长、业务校长、教导处都全程参与。同学科大集体备课时保证了每月至少一次年级备课组重点课例展示环节,交流互通,更有利于把握新教材重点难点考点,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5.打造激情早读。早读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细化早读时间管理,分配任务、背诵或检测的时间和内容。学生检查也更加可控。

教师取得的成绩:

王丽娜老师执教的《鲁迅先生的几条写人公式》获初中语文组优质课。

许华老师执教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获初中数学组优质课。

焦琴老师执教的《The Great Wall&The National Park》获初中英语组优质课。

闫卓华老师执教的《内能及其改变》获初中物理组优质课。

初永星老师执教的《化学与环境保护》获初中化学组优质课。

姜雪芹老师执教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获初中历史组优质课。

刘杨老师执教的《品悟生命之花》获德融数理优质课

李梦琳老师在第三届山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中学语文组一等奖。

黄瑞芳老师《依托手工制作课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策略》案例 在山东省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中荣获二等奖;在烟台市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质量分析会执教了烟台市示范课《二次函数》。

周京润老师在烟台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会做经验交流《精准教学经纬  落地素养提升》。

焦琴老师《舌尖上的非遗--胶东花饽饽》和唐功意老师《学校餐厅服务》劳动实践优秀案例成果奖。

李泽老师在莱山区全区数学教研活动中执教《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三)反思

1.管理⽅⾯还不够精细。高质量离不开精细化管理。这一年,在王校长的带领、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

2.教师课改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尚需加强。如自觉主动学习、积极研讨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3.集体备课还亟须规范。学科组需要进一步增强凝聚力,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挖掘潜力,倡导合作精神,深研课标、教材与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4.骨干教师力量不够强大。目前,我校学科组之间及组内教师间都存在差距,教师快速成长是关键问题,因此我们既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也要加强对成熟期教师的培养,做好“老带新”工作,整合我校名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优势资源,发挥辐射作用,尽快做到差距最小化。

5.学生潜力发掘尚待提高。存在优生不强,中间生薄弱,后进生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从学情出发加强分层教学,加强批改与辅导。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