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届教代会一次会议上,学校做了题为《聚焦课程引领、聚力课堂建设,推动崇文教育实现高点定位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以“聚力课程引领、聚焦课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课计划”,在已有的基础上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为的是转变“崇文中学的学生就是靠读死书、死读书而取得的成绩,到了高中就没有了发展潜力了”以往的片面认识;为的就是转变部分教师印象中“要提高成绩就得抢时间、拼消耗,以时间换成绩”的“拼命三郎”教学模式;为的就是转变“崇文中学教师课堂效率低下、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以往的狭隘评价。为此,我们开始了刀尖向内、自我革新的攀升之路。
首先,我们从学校的硬件设施改造入手。“双课计划”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和保障。近三年也是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和改造力度最大的三年:一是加大了校舍改造力度。我们先后改造了综合楼容易脱落的外墙瓷砖,增加了外墙的防水和保温设施;我们又对综合楼室内卫生间进行了彻底改造,彻底解决了“综合楼内异味”问题,我们对综合楼屋顶防水、一楼大门、单元门雨棚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安装,综合楼外观得到了提升改善。我们还改造了礼堂的主席台、学校南大门、北甬路等区域,建设了静池这一校园景观。改造了全校的消防设施、综合楼和餐厅的用电线路,等等。三年来,崇文变“美”了;二是加大了教学设施投入。信息化设施跟不上,青年教师培养就跟不上。原来我们优先把最好的设施往高年级配备,低年级用的仍是陈旧的教学一体机。三年内,我们先是举债采购了21台最新的希沃一体机,建设了两个微机室。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截止今年,所有的教室全部更换成了希沃一体机,除了4个教室是71英寸的外,其余67个教室全是配备的85英寸的最新的希沃一体机,我们还为58个教室配备了希沃微录播系统,为线上的听评课和年轻教师录制镜像课提供了信息化保障。我们还为每个班级安装了电子班牌,更换了全校所有的学生课桌椅,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一到全区统考布置考场导致学生课桌椅数量不够的窘迫。三年来,崇文中学变“靓”了;三是加大了信息化试点工作力度。作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试验区的试点校,在信息化教学推进方式备受质疑的当前,经费不足、缺少政策支持,何去何从,是我们艰难的抉择。放弃信息化教学,我们学校的理由非常充分;坚持信息化试点,每前进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毅前行,因为我们坚信: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更不会有现代化的崇文中学。试点工作至今,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试点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学校先后多次代表福山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试点,为青年教师实现弯道超车和换道超越提供了无限可能,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优质快速成长,为崇文中学的永续发展夯实了优质教师基础。三年来,崇文中学变得“更先进”了。
其次,我们从提升办学理念开始发力。办学理念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体教师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在总结历史、分析现状、着眼未来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建有爱心学校、办有品质教育、育高层次人才”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世界视野、家国情怀”的学生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我们开启了艰难的跋涉:一是在初二级部开展社团活动。我们克服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在社团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我们成立蓓蕾军乐队,并在区运会开幕式上进行汇报展示。社团活动和音体美课程的有效开展,学校的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和劳动教育等各项工作成绩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二是常规课堂有章可循。我们在建校之初总结的“自主合作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常规课堂八步教学法”、“三段衔接式重复过关型课堂模式”和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基于大数据的自主合作达标智慧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具有崇文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让课堂教学行为有章可循。三是信息化教学课堂精彩纷呈。信息化教学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提供了无限想象。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准,做到了以学定教,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大水漫灌的疲劳战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带来的是课堂教学生态的改善和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更带来的是青年教师的课堂守正创新。崇文新教育领军人物的脱颖而出,所带来青年教师精神面貌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这样一所规模大校和实力强校所希望看到的,这也正是能够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
第三,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双课计划”实施3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教学质量持续稳定提高。二是体育艺术工作成绩不断提升。三是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学校办学声誉持续提高。三年来,教师先后获得区级优质课28节次、市级优质课43节次、省级优质课2节次;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95篇;承担区级课题36个、市级课题24个、省级课题2个、国家级课题7个。学校先后获得区级荣誉称号12个、市级11个、省级4个、国家级3个,我们学校社会评价度日益提升。
第四,厘清思路、再次出发,朝着既定目标继续前进。今后两年时间,我们要重点要解决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继续练好课堂教学内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目前的课堂,仍然存在教师讲的多、学生独立思考的少、主动参与的少、合作探究的少、将知识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少。我们的课堂突出存在:教学进度照顾到了中游生,存在对优生的培养和边际生转化照顾不到的现象,导致了优生越来越不拔尖、边际生也没有显著提升的现象。其实,我们也理解教师们“课堂教学改革可能会导致教学成绩下滑、维持现状最起码教学成绩稳定”的真实想法,但不改革我们的课堂,我们就很难会走的更远、不尝试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培养不出来更多的名师、大师,不改革我们的课堂,我们仍会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圈子里徘徊。为此,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守正创新,在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徐徐图之,尤其是以新教育领军人物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要勇于探索尝试,以“自主合作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情和学法指导,在各自的课堂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将通过举行校级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在确保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的前提下,在全校范围内持续推进具有学科教学特色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此项工作,务必取得实效。二是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还要提档升级。三年来,受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影响,我们的社团课程还仅仅立足于“有”,没有完全实现“好”,课程的育人效果还没有发挥到位,一些学生的比赛成绩的取得,更多的是学生课余时间在社会辅导机构培训的一技之长。对于特色社团课程的开发建设,我们还需要进行探索创新,在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和科技创新方面树立我们的特色品牌课程,在全市的有关比赛和活动中打造出具有崇文特色;三是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还要加大应用力度。信息化教学可以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切实减轻教师批改和有关处室统计数据的工作压力。我们要继续推行以“三阶段十二环节”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使用好崇文云平台,让信息化成为崇文中学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要发挥好学习平台和教学软件在日常教学应用中的辅助作用,切实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减负增效;要发挥好微录播系统在“双师课堂”建设中的妙用,让优势教师资源在同学科内共享;四是要持续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在一定程度内,养成教育的要求有多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的高度就会有多高。这,已经成为全区教育系统内的共识。我们的德育工作,不是要把学生管死,而是要让学生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养成教育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崇文学子的阳光心态和进取精神;五是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要以新教育领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为引领,打破常规放手培养青年教师,着力“搭台子、树梯子、压担子”,提升他们的科研工作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名师队伍。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改变以往“先培养再提拔”的中层领导选拔机制,变为“先提拔再培养、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青年中层任用机制,为崇文中学的发展进步积蓄能量。我们要在传承中发展,坚持考核评价制度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以稳定长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坚定全体教师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进一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朝着我们既定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为把崇文中学办成全体师生心中的理想学校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