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221Q/2024-11975 成文日期: 2024-05-20
发布机构: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组配分类: 文化建设

第143570号:关于“关于提升‘全市青少年海洋知识科普、保护海洋环境意识’的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4-05-20      来源: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字号:

提案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提升‘全市青少年海洋知识科普、保护海洋环境意识’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提升我市青少年海洋知识科普、保护海洋环境意识的关心,您的提案对我市海洋科普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形成全民关心海洋发展、参与海洋保护、传播海洋知识、弘扬海洋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市不断加大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海洋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打造海洋科普主阵地

我市现有烟台渔人码头鲸鲨馆、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长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蓬莱海洋极地世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烟台八角湾海洋发展有限公司“经略海洋”展厅、山东海洋现代渔业有限公司“耕海1号”、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第一实验学校等山东省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我市还拥有蓬莱源力德海参科普馆、海阳富瀚海洋科技馆等一批企业牵头的海洋科普场所。其中烟台渔人码头鲸鲨馆近年来已累计接待参观游客约80万人次,累计组织开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中、小学生海洋课堂”等系列公益性宣教活动50余次,累计接待科普研学参观约2000余人次。蓬莱海洋科技馆突出“体验”引导与“理论”宣贯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举办“海洋动物标本制作”“夜游夜宿体验”“科普知识大课堂进校园”等科普活动,平均每年接待研学团队近60批次,约4000人。海洋科普主阵地的发展对增强了海洋生态保护的社会公众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举办海洋科普教育活动

1.进校园,提高青少年海洋知识水平。通过组织海洋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等走进校园,向学生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学生对海洋灾害的理性认识和对海洋的感性热爱,提升海洋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全社会海洋防灾减灾救灾的浓厚氛围。2023年5月,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与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开展了2023年海洋防灾减灾宣传周送知识“进校园”活动,现场为学生们讲解了影响烟台市的海洋灾害类型及防范措施;6月,烟台黄渤海新区第三小学举办“海洋知识进学校”活动,邀请海洋专家讲授《我们与海洋》科普知识,并与学生们开展互动交流;10月,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携手山东工商学院,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了海洋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走进大学、走入人心”活动。

2.进社区,提升公众海洋保护意识。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联合开展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中间,充分唤起社会公众了解海洋、保护海洋的责任意识。2023年5月,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海红帆 智引蔚蓝”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在烟台市植物园开展防范外来水生动物入侵科普宣传活动;6月,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司法局、共青团烟台市委在烟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园联合举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宣传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海洋与执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咨询,同时联合烟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园组织科普教育宣传;9月,龙口市海渔局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通过设立科普咨询服务台、科普展板展示、发放科普图书、播放科普视频等方式,将科普活动融入公众生活。

3.强普法,加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通过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月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环境观,增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推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2023年12月,我市开展了以“关爱水生动物 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烟台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同步启动活动3次,组织进社区、学区宣传活动共7次,救助受伤搁浅江豚1头,成功放生2022年冬季救助一雄一雌东亚江豚2头。活动现场组织志愿者及游客在承诺板上签名,小学生代表制作科普宣传画作5幅,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渔政人员现场认真解答市民有关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同时,广泛宣传关爱水生生物、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的理念。

(三)多形式拓展海洋科普发展路径

1.结合放鱼节等活动开展海洋科普工作。我市黄渤海新区作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永久举办地,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吸引民众参与,了解渔业资源修复相关知识,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积极组织参加科普类赛事活动。组织参加山东省海洋科普讲解大赛,举办第二届渔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省渔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2023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2023年海洋类短视频大赛、2023年烟台市现代渔业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对接活动、首届烟台大学生科技节等活动,与职业学院联合成立烟台市海洋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发展我市海洋科技力量,建设海洋队伍后备军。

3.联合媒体部门加大海洋科普宣传工作。一是开辟海洋科普“短视频”路径,我局联合烟台日报、烟台融媒等媒体单位制作“海”好有你、“渔”我同行、深海“引路人”“鲜美烟台,好海好鲜”一系列宣传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市民科普我市水产养殖、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构筑“保护海洋环境、构建海洋安全、保护蓝色粮仓”的社会风尚。二是发展海洋类研学游学路线。2024年4月26日,由烟台融媒体中心主办,共青团委、海洋渔业、教育、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烟台市融媒研学游学实践中心正式成立,依托驻烟涉海专业高校资源、涉海龙头企业、现有科普力量,统筹打造一批以海洋为特色的研学路线,形成集“海洋+文化+工业+科技”为一体的海洋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和海洋参与意识。

二、下步打算

1.持续推进各类海洋科普基地建设。培育专业化的海洋科普机构,支持企事业单位新增认定各类海洋科普基地,把海洋科普作为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解决市民对海洋科普的基本需求,并依托馆内资源,开展特色海洋科普活动,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2.持续做好海洋科普“进校园”“进社区”工作。一是组织科普基地做好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同时沟通教育、文旅等部门,将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纳入研学路线,邀请在校师生走进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工作现场,参观基地实验室设施和工作流程,近距离了解海洋监测、海洋数控等仪器,提升学生海洋保护意识。二是配合教育部门做强现有的“海洋知识竞赛”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我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三是用好“海洋日”“全国科普日”宣传平台,开展海洋科普“进社区”活动,讲解海洋灾害,宣传海洋动物保护,解答公众疑惑。

3.充分发挥媒体在海洋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持续引导、鼓励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传统媒体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参与到海洋科研成果科普转化工作中,与海洋类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海洋科普系列宣传片和海洋科普系列丛书。同时,积极挖掘、整合互联网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信息量大、传播成本低、公众参与度高的优势,营造浓厚的互联网海洋文化氛围,全面推动海洋科普资源信息化、网络化。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2024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