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莱阳市文化路学校全体师生倾情投入、勇毅前行,立足学校实际,注重过程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出色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一、完善体系,筑牢基石,校园安全凝聚新合力。
完善校园安防体系,常态化坚持1530安全教育,完善构建“学校-级部-班级-学生小组”网格化安全监督、提醒模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学生上下学安全秩序专项整治,形成安全隐患检查整治新常态,组织安全演练5次,安全主题班会20余节,全力构筑校园安全防火墙。
二、赋能课堂,质量为王,教学教研实现新跃升。
围绕“转变观念,抓实常规,强化集备,聚焦课堂”稳步推进,调考统考,实现突破;教育科研,成果喜人。五年级参加莱阳市小学专项基本技能测试大赛全市第2;四年级统考成绩全市第3;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和“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当堂达标 先学后教”课程模式探索,承担区域教研活动6次,展示示范课70余节,获评烟台市教学能手1人、烟台市师德标兵1人、莱阳市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20余人;组建以学科教研组长和成绩优秀教师为骨干的教科研团队,以点带面,多形式营造校园良好教科研氛围,一大批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承担莱阳市市级课题2项,烟台市级课题4项,学校获“莱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三、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德育管理凸显新成效。
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构建“政教处引领、班主任监督、队干部参与”多维度管理模式,从班级卫生、路队要求、文明礼仪等常规管理,到班主任例会、德育月总结、大队委干部培养、流动红旗颁发等活动稳步开展,坚持细节入手,细微导行,序列化德育,渐入佳境。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先进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评选“文明班级”20余个;红领巾一星章、二星章240余名,学生干部在出入校管理、午餐就餐管理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凸显;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通过周“课件推送”、月“汇总把关”、分阶段“优化实施”的方式,推送家庭教育指导课件9期,组织线上论坛2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子方法。
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特色育人迸发新活力。
坚持五育并举,开设多彩社团,推行“全面+特长”的学生培养模式,60余名学生参加省、市各级书画比赛并获奖;学校器乐节目《我的祖国》、舞蹈节目《心恋》入选莱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醉”美梨乡艺术实践工作坊入选烟台综合实践展;校足球队获市长杯男子足球联赛小学组冠军,高赉布同学获2023年烟台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小学乙组单打冠军。
五、服务有范,管理有情,后勤保障呈现新气象。
优化教育教学条件,聚焦“服务师生”持续发力,两栋教学楼主体完工,300米塑胶操场、室外硅PU篮、排球场完成建设,30间教室进行了灯光改造;不断提升午餐配餐质量,优化课后延时服务,为近800个家庭解决了家长接送难、孩子就餐难的问题。
回眸皆美景,展望尽新篇。过去的一学年,虽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离“办梨乡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和“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精品学校”需求,仍有不少差距,我们深知,征程漫漫,唯有奋斗。
新学期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着力三个加强,走好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一个目标:建设莱阳一流,烟台知名的特色名校。
两个重点:抓好制度引领和教师队伍建设。
三个加强:加强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教学研究(课堂、作业、集备、阅读等)和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德育教育和家校共育;加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
新学期学校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1.坚守安全底线,高标准抓好校园安全工作。
2.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制度,使其更符合校情。
3.锚定底层逻辑,探索“破圈”密码,深入实践基于“双减”政策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提质培优,因时制宜、因课制宜,重点推进高效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效率,打造不同课型、不同学科的教学范式,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4.强化班主任、青年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强师工程”“暖心工程”“青蓝工程”三项工程,建立一支充满幸福感和使命感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队伍内生动力。
5.立德树人做实做细,落实德育课程化、活动化、序列化、全面深化家校共育工作,聚焦家长关心关切的重点问题,以积极的方式破解家校共育难题,让每个孩子在学校感受幸福的教育。
6.加大后勤保障力度,如期推进校建工程,持续优化午休午餐和课后延时服务,为师生提供优质午餐服务,切实解决家长接送难,学生就餐难的问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下阶段,莱阳市文化路学校将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涵养进取品质,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攻坚克难的干劲闯劲、事争一流的胆气魄力、一抓到底的定力担当、立足本职,加压奋进,奋力谱写文化路学校发展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