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寨里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生劳动素养提升这个核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准时代脉搏,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强化综合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二、发展目标
以提升劳动教育品质为引领,以协同推进为策略,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课程实施
寨里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 | |||||
年级 | 项目 | 任务 | 内容 | 评价标准 | 课时安排 |
1-2年级 | 日常生活劳动 | 清洁与卫生 | 1、用扫帚扫地、拖把拖地、抹布擦桌。2.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洗碗筷等餐具3.用肥皂、洗涤液等洗红领巾4.会依据颜色或文字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学会垃圾分类5.用科学的方法洗手 | 1.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和习惯2.初步建立垃圾分类和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3.能乐意、主动参加劳动 . | 5课时 |
整理与收纳 | 按照类别、形状等整理衣服、玩具等生活用品,书本、文具、书包、课桌、书柜等学习用品。 | 1.掌握整理与收纳的基本方法2.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 | 3课时 | ||
烹饪与营养 | 1、择菜、洗菜,初步了解事物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2、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选择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 | 1、能对食物进行简单的粗加2.掌握日常烹饪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能科学处理果蔬、制作饮品 | 3课时 | ||
生产 劳动 | 农业生产劳动 | 1.种植和养护1-2中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2.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 | 1.初步了解常见植物、动物的养护、饲养方法2.知道种植、养殖活动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 2课时 | |
传统工艺制作 | 1.元宵节制做花灯、做元宵2.端午节包粽子3.过年做大饽饽 | 能够使用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创新体验传统工艺 | 3课时 | ||
3-4年级 | 日常生活劳动 | 清洁与卫生 | 1.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内衣、书包2.正确使用卫生工具,打扫教室卫生,桌椅情节、摆放、门窗、墙壁除尘等3.会正确消毒,科学实用消毒纸巾、棉球、洗手液4.垃圾分类投放 | 1.会使用简单卫生工具和日常消毒用品,具有打扫卫生的劳动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2.具有化境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 5课时 |
整理与收纳 | 1.整理居室中的书柜、衣橱、鞋柜等2.整理教室内的图书角、讲台桌面、桌洞、资料柜 | 1.掌握整理与收纳的基本方法2.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3.初步具有做事有条理、整理有方法、收纳有规律的生活能力。 | 4课时 | ||
烹饪与营养 | 1.制作凉拌菜2.制作水果拼盘3.加热馒头、包子4.煮鸡蛋、水饺 | 标准:1.掌握简单的拌、蒸、煮等烹饪方法2.会对水果削皮去核3.建立初步的健康饮食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 | 2课时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1.会使用吹风机、吸尘器等家用小电器2.正确使用电饭煲、电饼铛等厨房小电器完成烹饪。 | 1.能掌握家用小电器的使用方法2.初步具有安全意识和维护保养意识。 | 2课时 | ||
生产 劳动 | 农业生产劳动 | 1.在学校农场种植1-2种蔬菜,如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2.养1-2种家禽,如鸡、鸭等3.参与苹果套袋、解袋、收获等 | 1.了解常见植物、动物的养护、饲养方法2.知道种植、养殖活动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3.懂得父母不易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 2课时 | |
传统工艺制作 | 1.元宵节制做花灯、做元宵2.端午节包粽子3.过年做大饽饽、贴窗花、剪纸4.非遗花灯制作 | 能够使用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创新体验传统工艺,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 4课时 | ||
服务性劳动 | 现代服务业劳动 | 1.帮家长取快递2.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点餐3.帮父母存钱 | 1.获得现代服务业劳动初步体验,对现代服务业劳动有初步认识2.感悟现代服务业劳动带来的便利3.尊重现代服务业劳动者和劳动成果 | 2课时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1.参与社区环境维护2.担任校运会、艺术节志愿者3.向校车司机、门卫制作祝福卡片 | 1.初步具有以自己的劳动服务学校、社区和他人的信心与能力2.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 3课时 | ||
5年级 | 日常生活劳动 | 清洁与卫生 | 1.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内衣、书包2.正确使用卫生工具,打扫教室卫生,桌椅清洁、摆放、门窗、墙壁除尘等3.会正确消毒,科学实用消毒纸巾、棉球、洗手液4.垃圾分类投放 | 1.会使用简单卫生工具和日常消毒用品,具有打扫卫生的劳动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2.具有化境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 5课时 |
整理与收纳 | 1.能按照类别、形状等整理衣服、玩具等生活用品,书本、文具、书包、课桌、书柜等学习用品2.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练习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 | 1.具有较高的整理与收纳能力,等的有依据的整理与取舍2.养成及时整理与收纳的习惯 | 4课时 | ||
烹饪与营养 | 1.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参与择菜、洗菜、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2.根据家人需要,设计一顿午餐或者晚餐食谱。 | 1.能熟练使用各种烹饪方法,了解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2.能进行家庭的设计和营养搭配 | 3课时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1、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等急停厂用电器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2.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操作家用电器。 | 1.熟悉家用电器使用方法2.具有节能减排、功能改进、科技创新、安全防护意识。 | 2课时 | ||
生产 劳动 | 农业生产劳动 | 1.种植和养护1-2中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2.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3.参与苹果套袋、解袋、收获等 | 1.能种植与养护1-2中本地常见植物或饲养1-2中常见家畜2.形成人爱自然、热爱土地、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情感态度。 | 2课时 | |
传统工艺制作 | 1.元宵节制做花灯、做元宵2.端午节包粽子3.过年做大饽饽、贴窗花、剪纸4.非遗花灯制作5.制作风筝 | 1.能够使用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创新体验传统工艺2.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 3课时 | ||
工业生产劳动 | 1.体验苹果筛选与包装 | 1.能一句简单技术示范或图样,规范开展工业生产劳动 | 2课时 | ||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 借助互联网了解3D打印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 | 初步了解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等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 | 1课时 | ||
服务性劳动 | 现代服务业劳动 | 1.利用互联网设计苹果营销方案2.体验智能点餐 | 1.具有公共服务意识,与他人协同劳动意识2.感知服务劳动中的契约精神,形成忠实劳动品质 | 2课时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1.参与校园绿化环境维护2.担任校运会、艺术节志愿者3.为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美食 | 1.了解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中的各个环节2.形成发现问题、关注他人需要与服务他人的意识与能力。 | 2课时 |
根据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关联程度,将劳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学科教学相融合参与。开发融合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知识,让劳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劳动课堂;挖掘劳动中的丈量、写作、口语交际、科学、绘画等因素设计学科实践作业,丰富学生作业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最大程度发挥劳动的学科育人价值。
四、劳动周安排
主题 | 内容 | 时间 | 课时 | 年级 |
五一劳动节 | 1.帮父母做家务2.制作树叶画3.寻找劳模事迹4.记录劳动体会 | 5.1-5.4 | 校外5课时 | 1-5 |
劳动技能大赛 | 1.钉纽扣 2.系鞋带,刷鞋子 3、洗红领巾 4、叠衣服等 | 5月31 | 校内2课时 | 1-5 |
劳动创造幸福 | 帮父母套袋、解袋、摘苹果 | 6月、9月、10月农忙时节 | 校外5课时 | 3-5 |
五、家庭劳动清单
学段 | 整理房间 | 打扫卫生 | 器具维护 | 美化家庭 | 烹饪帮厨 |
第一学段(1-2年级) | 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叠被子 | 每天自己洗脸、刷牙、洗脚、穿衣服,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物件 | 定期为绿植浇水;布置家庭小书桌 | 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择菜、洗菜、削果皮,每周为家人做一次水果沙拉 | |
第二学段(3-4年级) | 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周末饭前饭后整理餐桌;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 自己剪指甲;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服1-2次;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 擦洗洗行车 | 为绿植浇水、除尘、修剪;剪窗花装饰家庭 | 制作凉拌菜、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 |
第三学段(5年级) | 分类收纳衣物、整理家庭书柜、衣柜;每天叠被、整理床铺;饭前饭后整理餐桌 | 自己剪指甲;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服1-2次;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 清洁灶台 | 移栽绿植、修剪绿植,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学习插花; | 制作凉拌菜、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每周为家人做1-2次营养早餐; |
六、劳动教育师资安排
1.成立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林茂松(校长)
副组长:宋玉强(教务处主任)
组员:王莉莉(综合实践教研组长)、各级部兼职劳动教育教师、班主任、基地指导教师
职责:承担起劳动教育规划、课程开发、组织实施、指导考评、协调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七、劳动素养评价
1.完善评价方式
围绕劳动教育目标要求,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维度,建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路径。通过自主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建立劳动成长档案袋,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根据劳动课程修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加强典型选树
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劳动实践明星、劳动能手等,并组织宣传展播。利用劳动节等学校节会组织主题劳动竞赛或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劳动兴趣,树立劳动榜样,弘扬劳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