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日期:2024-05-18     

字号:

本学年,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坚持“聚焦核心素养,赋能师生成长”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一、党建统领,风清气正开新局

抓干部队伍。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坚持德才兼备选用干部、工作实效评价干部、教职员工监督干部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担当意识,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务实高效、主动作为的干部队伍,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显著提高。

正工作作风。学校坚持“规范有章,管理有情,公平公正,高效运行”的治校理念,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将课时达标作为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的先决条件,实现了全员上岗、课时达标的“硬规定”;对教师老龄化问题实施“暖心工程”“分类考核”,激发了教师潜能,消解了“躺平”思想;完善考评机制,坚持“业绩说话,制度做主”,贯彻“阳光评审”方案,实施量化考核,杜绝了“唯职称、唯荣誉、唯关系”的风气,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新风。

二、师资培养,干事创业谱新篇

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学校全面实施三大系统工程,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借助“省培”“市培”,合理安排“校培”,坚持“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研”的研学模式,参与了区域联合教研8次,18人次外出培训,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12次。实施“青蓝工程”,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加快人才储备,采用“全员培训+团队研修”模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协助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初露头角、五年成为骨干。13名青年教师在教学比赛、案例评比等各类竞赛中斩获奖项,成为教学能手。

推进“学科组建设”工程。学校建立健全大学科组、备课组运行机制,完善备课组捆绑考核评价机制,聚合团队力量助推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实施了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29名骨干教师和校级名优教师示范了“公开课”,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85名中青年教师参与了“立标达标”活动;8名青年教师进行了“汇报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实施教科研强校工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校秉承“以研促改,以研增效,以研促教,以研强校”的教科研强校战略,各学科开展了“德融数理 知行合一”的校本化研究;语文学科开展了“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主题教学;数学学科开展“单元整体设计”与“单元学法指导”主题教学等。有6项“十四五”规划课题顺利结题;2项烟台市级课题申报立项;申报了4项省级课题。

三、五育并举,打造特色新名片

以“德”为根,深耕树人基础。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序列化教育,如“少年中国说,吾辈当自强”“黄花染霜鬓 重阳寄深情””诚实守信,涵养德行”等,每学期10余个主题。结合重大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清明诗歌朗诵会、国庆红歌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主题演讲比赛、国学知识竞赛等。开展了“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政法干警进校园 护航千堂法治课”法治宣传宣讲活动等,潜移默化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智”为梁,搭建成才阶梯。学校以课堂建设为主阵地,不断探索“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两主一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素养主线),精讲精练”,促进高效课堂建设;以分层作业为抓手,探索形成落实“双减”的有效途径;以关注学情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对优生的针对性指导为辅助,培养创新型优尖人才。2023年中考,学校重点高中各段位录取率均大幅超额完成既定任务,其中,烟台市第1名、莱阳市前5名均出自我校,有8人入围莱阳市前15名。

以“体”为石,铺就强身之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是实验二中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学校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自主创编“活力大课间”健身操,集中开展拔河、“体育达标”等活动,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运动热情。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中学生乒乓球联赛中,分获烟台市男子组团体冠军、个人单打冠军及山东省男子组团体第四名的佳绩;莱阳市“市长杯”足球赛,荣获亚军。

以“美”为砖,拓展成长空间。学校以社团为载体,落实“大美育”的理念。本学期成立社团23个,涉及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创客、七巧板、无人机等多个领域,参与学生1000余人,丰富了校园生活、展示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兴趣、营造了快乐的校园氛围。在“强国有我”主题征文比赛中,我校43名同学荣获奖;在各类书法、绘画比赛中10余人获奖;莱阳市2023年度经典诵读大赛中1人获奖;4人荣获莱阳市优秀小小红色讲解员荣誉称号。

以“劳”为水,浇筑育人内涵。学校开垦出20块土地,作为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经历种植的全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同时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新时代劳动育人体系。

新学年,学校将聚焦重点,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管理。从强化干部管理、严肃教师管理、规范学生管理三个层面入手,以管理提升办学层次。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校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从文明礼仪、路队秩序、遵规守纪等细节着手,细化管理举措,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和自主管理水平;健全思政课育人机制,推进德育教育序列化活动,按照每月一主题,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序列活动中;聚焦师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食堂安全等工作,守防线、筑底线、划红线,确保校园和谐稳定;针对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逐一施策。

二是提质量。要深化“教学理念、教学常规、集体备课、高效课堂、作业设置”等教学重心工作的改革创新,凸显办学特色。学期初师生共同订立学习目标,学期中采取“一人一案”“异步培优”等措施全程跟进,学期末验标达标,总结表彰;构建“1+5+N”活力校园体育教学体系,按照“全面+特长”的培养模式,依托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争特长生培养上继续领跑全市中考,提升办学质量。

三是擦亮点。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狠抓师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建设,从为学、为事、为人三方面,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落实新课标的先进课程理念、育人理念,形成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模式; 落实大单元主题教学和项目式学习设计,推动校本作业优化;积极尝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育人目标、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和评价反馈六个方面,形成卓有特色的“实验二中好课堂”。要贯彻执行“双减”政策,开展“体育风采展示月”活动,学校致力打造螳螂拳、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特色项目。

初心如磐育未来,使命如炬启新章。第二实验中学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赋能师生成长,致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创烟台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为梨乡教育突破发展贡献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