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研究应以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研究工作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环节,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本研训为主,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更新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使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三、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
五、教师应积极参加教改实验和专题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并写出阶段性成果。
六、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强调“四结合”。一是前瞻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又要符合本校教学实际;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力求在整体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新模式;三是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以常规教研促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教改实验;四是教改研究和实施“青蓝工程”相结合,充分发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确保教改实验取得实效。
七、教研活动应着眼于学校整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努力为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