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峰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4-05-17     

字号:




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提升学科育人能力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莱州市文峰中学


过去的一年,我校根据莱州市教体局工作部署,坚持“真抓实干,增值文峰”工作思路,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以狠抓课堂教学为主线,增强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培育学生素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

学校承接山东省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现场会,我校整校推进培训案例入选山东省典型案例,参加胶东五地市教科研联盟会议,在烟台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暨十四五规划课题培训会上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参加山东省校本课程建设推进会交流典型经验。参加了莱州市宁津县教育对口交流活动,迎接了淄博市临淄区教育考察团和德州市庆云县教育跟岗培训团,传播了文峰中学的教育教学经验。

一、上学期教学工作回顾

教学工作以我校“导学互助”课堂教学迭代模式为主线,树立“学科育人”思想,利用“共情教研”新形式,推进大单元主题集备教研,深化“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课堂融合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落实教学常规,提升管理效能

根据莱州市教体局《关于开展"七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活动的实施意见》,我校制定了《文峰中学“七项规范”指导手册》,针对规范教学计划、规范备课、规范上课、规范听评课、规范作业、规范批改、规范检测等七个方面提出管理要求,细化规范标准。主要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抓集体备课,开展“共情教研”活动:基于学科素养,通过大单元主题清单制度,坚持“集备说课议课--课堂试讲观课--课后评课改进”三个活动流程,引导教师“备课依课标、议课会诊断、观课有方向、评课能改进”,鼓励教师交互对话,体验参与,分享教学智慧,促成四个级部教研“同温层”。二是抓课堂教学,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教导处面上组织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讲评课、青年教师公开课、全员教师大比武展示课等多种形式研讨课堂教学,同时校长、包级领导和级部主任组成督查团队,有针对性推门听评课,发现问题,现场直接反馈解决讲课实际问题。三是抓作业减负,开展“面批辅导”活动:各年级家庭书面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5小时,每天家庭作业科目不超过三门学科,课后作业设置基础知识、能力提升、综合应用等三个分层作业平台,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期末迎考期间,提出作业“分类辅导”策略,教师利用课空时间分类单调学生进行作业过关检查和面批辅导,激励学习信心,促进待优生转化,力争上线生不掉队。学校有9人获得莱州市优质课奖,承接了莱州市历史、生物、语文、数学、政治、地理、书法、劳动和综合实践等教研活动现场和优质课评选现场,有三位老师为烟台市教研活动提供示范课堂和经验交流。

2.组织教学比武,推进“迭代融合”

为深化“导学互助”课堂教学迭代发展,融合形式建模、思维深化、素养提升三个阶段课堂教学特点,不断提升学科素养和全学科育人能力,学校组织第十一届“导学互助”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确定主题是“模式再现-智慧进阶-迭代融合”。大比武形式为课堂教学比赛,按照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科组、文科组、综合组等六个大学科组分头同时进行,组长负责调度听评课,每课组织集中点评,即时反馈,提出改进意见,课后制作活动简报分享教师,学习课堂教学优点,反思个人不足问题。在“共情教研”加持下,学校课堂教学大比武变成了教师的大教研活动,再现了“导学互助”课堂基本模式,体现了“迭代融合”兼容特点,展现了“智慧进阶”课堂创新样态,重现了“小组合作”评价场景,突现了“共情教研”集备成果,掀起冬季教研新热潮。学校形成了《基于“迭代融合”的学科素养表现》大比武总结报告,推介了《观课闻道2023》等18篇跟踪评课文章,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传播教育经验,增强文化影响

我校在烟台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暨十四五规划课题培训会上,以《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初中特色课堂教学的迭代策略》为题,汇报我校十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经验,从提炼“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课堂教学迭代发展的教学主张,到不断创新改进的教学实践,一直到生成“思辨增质”“学力进阶”的教学特色,得到省专家和烟台教科院领导及全市教科研骨干教师的一致好评。我校在山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推进会提供了题为《“三航”课程育人:护航生命增值出彩》的典型经验交流,汇报了学校“三航”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情况,从课程构建规划蓝图,到实施三种策略打开学生认知通道,一直到护航学生生命不断增值出彩,启航课程保证了全体学生学习的基本权利,续航课程延展了学生多元兴趣,远航课程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学校课程架构的新形制,得到全省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赞赏。

4.引领共同体建设,开展“新课标领航”培训

文峰中学发展共同体根据“一体打造,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从“牵头引领”转化为“共同做事”,培育学校“提质增效”生长点,促成合力研究新氛围。今年是共同体学校重点项目突破攻坚年,落实“七项规范”和“新课标领航培训”就是重点项目突破。文峰中学发展共同体举行“新课标领航计划”大单元集备研讨活动,组织成员学校校长学习新课标大单元主题教学理念,我校教师提供公开课,交流汇报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些实践做法,为老师们深入研究新课标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5.推进“五育并举”,落实全面发展

学校构建“三航”课程育人体系,积极推进艺术、体育、心理、信息、劳动与综合实践等教育工作,通过校园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阅读节、科技节、劳动节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设有荣耀篮球、绿茵风采、凌风排球、旋风乒乓球、花样跳绳、飞跃踢毽、健美啦啦操,天籁之音、逐梦清韵、素色丹青、道昭书法、衍纸手艺、飞天航模、信息创客、启智秀场、盆景艺术等莱州市特色社团,培育学生特长技能。学校排球队、乒乓球队、围棋象棋队荣获莱州市前三名,在莱州市中小学生阳光运动会上获得跳绳第一、踢毽第一、健美操第二的好成绩。学校书法社团参加莱州市第九届中小学师生书法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烟台市“爱我国防”绘画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首届“尚美杯”莱州市青少年美术作品双年展获得初中组第一名。学校音乐社团在莱州市艺术展演比赛中舞蹈《星星之火》、合唱《沃尔塔瓦河》《奉献》和器乐《琴缘》获得莱州市一等奖,其中舞蹈《星星之火》参加烟台中小学艺术展演比赛并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我校两位学生参加第38届烟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推荐参评山东省总决赛,体现了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成果。

6.安排课后服务,落实双减工作

根据上级关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文峰中学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我们课后服务的一个总要求就是:关照学生差异,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力争让学生实现学识、体能、智能的多重增值,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坚持每周“5+2”的基本时间要求,做好辅导作业、课外阅读、自主学习、社团活动等安排,做好值班教师维护秩序状况,确保课后服工作顺利进行,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学业负担,得到家长认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科素养理解不深的问题:2022版新课程标准将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到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学习成为老师们急需理解的新概念, “无情景”不命题、“无思维”不命题成为出题新常态,一些传统教法需要更新升级,学习新课标仍是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向。

二是教育方法不到位的问题:教育过程中个别教师还存在不规范教育问题和教育方法单一问题,结合师德师风,还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特别是班主任管理方法专项培训,提升教育管理基本功。

三是工作本领应变不强的问题:部分教师“导学互助”课堂迭代融合策略不能灵活驾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不能整体结构化,领导执行力和系统整合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其位,担其责,谋其政”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职工和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

三、新学期工作目标和任务

新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突出“教学中心,质量第一”,认真研读2022版新课程标准,继续推进“导学互助”课堂迭代融合发展模式,深化研究大单元主题教学和中考会考大专题复习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实施“12345”教学管理策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确立一个教学目标,强化“质量第一”

根据学校“让每一个生命都增值”教育理念,突出“每个学生都重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要求,结合综合性成绩分析,找准学生发展的着力点,促进学生正向转化,进一步提升“五育并举”教学质量。

2.坚持两种工作常态,突出“知行合一”

主要抓好教师专业研修和“共情”教研两种工作常态。

教师专业研修主要载体是“文峰开讲”教师论坛,进一步整合文峰聊书、新课程标准培训、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文峰榜样等项目内容,重点推进《陶行知教育名篇》和《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自主阅读和学习研修,不断提升“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走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内丰盈、向外拓展”的专业成长之路。

继续推进“共情教研”新形式,坚持大单元主题教研策略,落实做好每月集备“说课议课-试课观课-评课改进”三个活动流程, 鼓励老师们研究对话,引导体验参与,分享教学智慧,初一初二形成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初三初四形成大专题复习课模式,力求达到“行动—动手,思考—动脑,表达—动嘴,感受—动心”的研修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

3.推出三课展示制度,引领课堂教学

新学期推出初四中考教师公开课、初三初二会考教师公开课和青年教师年度汇报课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推出初四中考教师公开课,分为一轮大单元主题复习公开课和二轮复习专题课。一轮复习课由组长牵头执教,按照我校复习课“网、题、练、拓、升”五环节进行展示,突出大单元设计意图;二轮大专题复习课由骨干教师牵头执教,按照我校专题课“导、题、研、练、评”模式授课,体现共性解惑问题,为全校教师复习课提供示范样本。

推出初三初二会考公开课,覆盖到全体会考教师,一般为大单元主题复习公开课,在关照基础知识前提下,注意利用大系统观进行整合,抽取大问题,联结子概念,对应具体情景解决大任务,为会考课堂复习教学提供借鉴。

推出青年教师年度汇报课,涵盖全体青年教师,今年六月下旬组织第四届青年教师年度汇报活动,主题为“逐梦文峰,增值有我”,汇报活动分多个序列进行展示,其中教学常规包括备课笔记、个人积累本、学习笔记等,课堂教学汇报课要体现“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迭代融合特点,展现青年教师成长历练过程。

4.突出四种教学策略,护航教学质量

突出“新课标领航”培训。借助莱州市教研室“新课标领航计划”,发挥我校种子教师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教师践行新课标。

突出AI智能平台教学。继续推进AI智能课堂研究,优化新授课和复习课流程模式,提升“以学定教”大数据反馈效率;深化研究“互联网+项目式学习”,提炼研究性学习成果。

突出教学常规月度检查。继续执行“级部月度检查”和“学校分科抽查”制度,督导学生导学稿资料的汇总整理,督促教学常规工作周周清、月月结。

突出阶段成绩评价分析。继续执行期中期末考试“一考带五会”的成绩分析策略,通过学生班会、班教导会、级部分析会、家长会和学生总结会等查摆问题,督促调整改进。

5.展现五张成绩清单,规整教学成果

展现教学常规积累本。学期末教师自主积累形成导学稿备课笔记、批改精选题积累本、听课笔记等,学校组织教学常规集中展评。

展现校本研修记录本。学期末教师自主积累形成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和《2022版学科课程标准》记录册,初四教师积累形成做中考题精选典题记录本,学校组织校本研修集中展评。

展现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教案。根据教研组月度教研计划,教师每人都参与大单元主题教学研究,结合公开课展示,每人整理一个大单元教学设计典型课例。

展现期中期末命题试卷。四个级部教研组要出期中期末末模拟中考题(统考题),通过“出卷-说题-评题-改题-成卷”等教研流程,领悟新课标学科素养基本要求,彼此提升命题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学科教学自信力。

展现校本研修学习总结。学期末,教师根据校本教研和专业成长情况,写出一份校本研修工作总结,作为个人专业发展的年度总结材料。

2024年1月1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