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峰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5-17     

字号:

莱州市文峰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服务处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发挥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认真学习2022版新课程标准,继续坚持“导学互助”课堂迭代融合发展模式,深化研究大单元主题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实施“12345”教学管理策略,让更多学科实现“坐四保三争二抢一”的进阶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一)教学管理目标:级部主要以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抓手,坚定不移地把握好各类核心数据,通过定目标、评过程、看变化等形式强化班级整体教学和学科组团体教学的凝聚协作作用,确保全市教学排头兵位置。

(二)教学常规目标:深化“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课堂研究,积极探索大单元集备活动,实施“备-讲-评”一体化策略,细化备课过程,精致上课效果、精准作业布置,确保教学活动规范,通过月度常规检查督促教学行为规范。

(三)教育科研目标:积极推进烟台市十四五课题项目研究和结题准备工作,结合我校“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课堂教学,积极引领“德毅文峰”德育课题和信息化教学专项课题研究以及小课题研究,提炼我校教学特色经验。

三、工作措施

1.确立一个教学目标,强化“质量第一”

根据学校“让每一个生命都增值”教育理念,突出“每个学生都重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要求,结合综合性成绩分析,找准三类学生的数据着力点,培育边缘增长点,转化学困生,提升“五育并举”教学质量,力求期末中考、会考、统考各级部各学科教学成绩稳居全市第一集团。

2.坚持两种工作常态,突出“知行合一”

主要抓好教师专业研修和“共情”教研两种工作常态。

教师专业研修主要载体是“文峰开讲”教师论坛,进一步整合文峰聊书、新课程标准培训、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文峰榜样等项目内容,重点推进《陶行知教育名篇》和《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自主阅读和学习研修,不断提升“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走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内丰盈、向外拓展”的专业成长之路,提升专业研究能力。

继续推进“共情教研”新形式,坚持大单元主题教研策略,按照“一月一主题”“一组一好课”项目清单制,落实做好每月集备“说课议课-试课观课-评课改进”三个活动流程,引导教师“备课依课标、议课会诊断、观课有方向、评课能改进”,促成四个级部教研“同温层”, 鼓励老师们研究对话,引导体验参与,分享教学智慧,初一初二形成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初三初四形成大专题复习课模式,力求达到“行动—动手,思考—动脑,表达—动嘴,感受—动心”的研修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

3.推出三课展示制度,引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一切教学常规的重中之重,新学期主要推出初四中考教师公开课、初三初二会考教师公开课和青年教师年度汇报课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推出初四中考教师公开课,分为一轮大单元主题复习公开课和二轮复习专题课。一轮复习课由组长牵头执教,按照我校复习课“网、题、练、拓、升”五环节进行展示,突出大单元设计意图;二轮大专题复习课由骨干教师牵头执教,按照我校专题课“导、题、研、练、评”模式授课,体现共性解惑问题,为全校教师复习课提供示范样本。

推出初三初二会考公开课,覆盖到全体会考教师,一般为大单元主题复习公开课,在关照基础知识前提下,注意利用大系统观进行整合,抽取大问题,联结子概念,对应具体情景解决大任务,为会考课堂复习教学提供借鉴。

推出青年教师年度汇报课,涵盖全体青年教师,今年六月下旬组织第四届青年教师年度汇报活动,主题为“逐梦文峰,增值有我”,汇报活动分多个序列进行展示,其中教学常规包括备课笔记、个人积累本、学习笔记等,课堂教学汇报课要体现“导学互助•思辨增质•学力进阶”迭代融合特点,展现青年教师成长历练过程。

4.突出四种教学策略,护航教学质量

突出“新课标领航”培训。借助莱州市教研室“新课标领航计划”,发挥我校徐亚妮、李奕樊、刘东林、吴沛昱、王英杰、韩雨兵等六位种子教师引领作用,结合新课标学习和大单元主题教学特点,实行从“理论-课例-课堂-素养”的一条龙培训活动,并组织公开课展示,体现教学研究“蒲公英”效应,辐射带动更多教师践行新课标。

突出AI智能平台教学。借助我校是国家级信息化实验区试点学校之机,继续推进“坚知果”AI智能课堂研究,优化新授课和复习课流程模式,提升“以学定教”大数据反馈效率;深化研究“互联网+项目式学习”,组织初二语文组和初三数学组实施“1+1”两个案例研究,积累项目素材,总结项目经验,提炼研究性学习成果。

突出教学常规月度检查。继续执行“级部月度检查”和“学校分科抽查”制度,督导教师做好导学稿备课、作业批改、听评课、读书笔记的过程性积累,以及学生导学稿资料的汇总和精选本(易错本)的梳理,帮助师生养成自我整理、自我提升的学习好习惯,督促教学常规工作周周清、月月结。

突出阶段成绩评价分析。继续执行期中期末考试“一考带五会”的成绩分析策略,坚持“看升级基础,比增量变化;看级部成绩,比贡献量”的判断依据,从学生班会、班教导会、级部分析会、家长会和学生总结会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优势查摆问题,督促调整改进。

5.展现五张成绩清单,规整教学成果

展现教学常规积累本。学期末教师自主积累形成导学稿备课笔记、批改精选题积累本、听课笔记等,学校组织教学常规集中展评。

展现校本研修记录本。学期末教师自主积累形成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和《2022版学科课程标准》记录册,初四教师积累形成做中考题精选典题记录本,学校组织校本研修集中展评。

展现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教案。根据教研组月度教研计划,教师每人都参与大单元主题教学研究,结合公开课展示,每人整理一个大单元教学设计典型课例。

展现期中期末命题试卷。四个级部教研组要出期中期末末模拟中考题(统考题),通过“出卷-说题-评题-改题-成卷”等教研流程,领悟新课标学科素养基本要求,彼此提升命题研究能力,不断增强中考、会考、统考各学科的教学自信力。

展现校本研修学习总结。学期末,教师根据校本教研和专业成长情况,写出一份校本研修工作总结,作为个人专业发展的年度总结材料。

时代不负奋斗者,砥砺奋进正当时。在新学期工作中,我们将高扬“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旗帜,积极倡树严肃严格、求真较真、细致细究、务实扎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2月26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